极目新闻记者 李博
通讯员 佘高慧 向友铸
8月26日,恩施市丰旺土豆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位于三岔镇汾水村,在马铃薯种繁基地里,技术人员正忙着对马铃薯脱毒苗进行扩繁。恒温培养室中,生长架上的薯苗葱茏。
平均海拔800米,气候冷凉、昼夜温差大,肥沃疏松的沙质土壤,有世界最大的独立硒矿床带,三岔镇是马铃薯种植黄金区,独特的气候和地理条件,造就了三岔马铃薯品质优良、淀粉含量高的独特魅力。
“早上金苹果、中午马尔科,晚上洋芋果果搭汤喝”。马铃薯也承载着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梦想和产业振兴的希望。近年来,三岔镇抢抓国家马铃薯主粮化机遇,着力打造“三岔马铃薯”品牌,将一颗颗小小的土豆串成科技链、产业链和致富链,马铃薯产业总产值突破1亿元。
科技育良种
马铃薯花海
三岔素有“马铃薯之乡”的美誉,而三岔马铃薯之所以如此受欢迎,与其优质的种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每年,约35万公斤良种和100万颗原种从这里走出。
“马铃薯属于无性繁殖作物,容易受病毒感染。一般种植3年左右就得重新育种,进行脱毒处理。”据合作社负责人郑伟介绍,目前他们基地繁育的马铃薯品种全为马尔科(又名“米拉”)。
在三岔,这样的种繁合作社共有3家,原种、良种基地1000余亩,充分满足全镇马铃薯种源供给,将产业“芯片”牢牢握在自己手里。
不仅如此,中国南方马铃薯研究中心、恩施州天池山农业科学研究所都位于三岔镇,在种薯繁育推广、病虫害研究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通过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加速马铃薯品种更新换代。
繁育,只是马铃薯科技链的第一环;在田间,薯农也在为今年马铃薯种植做准备。
为了保证脱毒种薯种植成功,三岔镇建立了综合技术服务模式,采取召开现场会、巡回实地指导等方式给种植户提供技术服务。“薯玉豆”宽幅复合种植模式、马铃薯育芽带薯移栽标准化种植……这些专业的表述,已成为种植户耳熟能详的字眼。
围绕马铃薯晚疫病防治,设置马铃薯晚疫病监测站点2个,打造马铃薯核心示范基地3000亩,并先后实施了汾水村马铃薯通风库、茴坝村早熟马铃薯有机生产示范基地建设,进一步提升土豆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水平。
目前,全镇马铃薯稳定种植面积3万亩,占全镇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二左右,遍布13个村(社区),鲜薯总产量达4万余吨。
强龙头延链条
商品土豆能卖上好价钱,但新问题也随之而来,如何提高产品附加值?为了给小土豆找“出路”,三岔镇引进了恩施硕品现代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很快,这家注册资金3000万元,占地面积50亩的马铃薯精深加工企业开始试运营。
马铃薯喜获丰收
“今年,总投资450万元的马铃薯初加工项目已建设完成,新增土豆粉丝生产线2条、全自动真空包装机2台,制冷空调设备、净化设施等辅材推动硬件设施更加完善,我们将不断丰富产品种类,延伸产业链条。”公司副总经理梅虎介绍道。
公司立足恩施硒资源、马铃薯等优势生物资源,建设原料基地5000亩,先后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项,获授权发明专利2项,每年可消化6000吨马铃薯。“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直接带动2000余户百姓增收致富。
清洗、去皮、挑选、切片、漂洗、预煮、冷却……厂房里,马铃薯加工设备整齐排列,土味儿“洋芋果果”经过一系列自动化操作,“摇身一变”成为深加工薯类食品,飞入广大消费者的餐桌。
与传统炕、煎、炒、焖等吃法不同,这些产品以马铃薯精深加工为主,新产品研发为发展方向,硒土豆植物饮料、富硒马铃薯益生菌蛋白粉……三岔马铃薯,从过去的单一产品,实现“七十二变”,而原本均价2元/kg的马铃薯“身价”也增至30元/kg。
就连植物蛋白的提取所余,也就是老百姓眼中的“土豆渣”,在硕品农业也被深加工成为各种各样的保健食品。
就这样,马铃薯从以前田里的“搭头”变成了当之无愧的主角。
特色品牌“走出去”
2017年,以三岔马铃薯为检测原薯的“恩施土豆”获得国家地理标志称号,在助农增收、产业提升上取得了更大的突破,但商品化率和附加值一直不高。
开展“土豆花儿开”文化旅游推介活动
恩施三岔是如何打响品牌,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的?
为加快推动马铃薯商品化步伐,借助东西部扶贫协作的东风,三岔镇把马铃薯作为亿级产业之一来重点打造,不仅加大投入,建成“恩施硒土豆”商品化处理中心,还在“文旅+”上下足了功夫。
2017年,以“土豆与健康 脱贫与希望”为主题的第一届“土豆花儿开”活动取得良好宣传效果,通过网络平台,组织嘉宾、游客对土豆进行认购,网络认购土豆达32万斤,认购金额64万元。
2019年为中国马铃薯大会提供参观现场,通过展览展示、民俗表演、现场签约等形式,全方位宣传推介三岔马铃薯产业。
2024年,“国际马铃薯日”中国区庆祝活动暨“恩施土豆花儿开”文化旅游推介活动如期赴约,通过“一个标准、一个品牌、一部宣传片、一首歌曲、一台晚会、一桌马铃薯晚宴”等“六个一”,再一次把三岔马铃薯推到了全国业界的视野,极大提升了马铃薯竞争力和品牌活跃度。
8年来,“土豆花儿开”文化旅游推介活动会场从三岔镇扩展到州内分会场和武汉、孝感州外分会场;主办单位也从“三岔镇人民政府”到“恩施市委、市人民政府”,再到“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恩施州农业农村局、中国南方马铃薯研究中心”等。“土豆花儿开”“土豆一家亲”等景观节点打造让三岔马铃薯正走在“圈粉”“引流”“增收”的康庄大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