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高伟
通讯员 杨怡 晏国瑞
青山绿水间有藏蓝身影守护,蜿蜒公路上有红蓝灯光闪烁。
安全检查、巡逻防控、交通疏导、反诈提示、隐患整改……湖北京山警方以“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为牵引,紧贴本地4A级绿林旅游景区实际和游客需求,优化平安服务、强化社会防控,用心用情擦亮绿林景区旅游品牌,展现出“绿林好警”风采。
专业服务:打造“绿林好警”品牌
气温节节攀升,学生迎来暑假,京山市绿林镇也迎来了旅游旺季。
为了给游客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更好的旅游体验,绿林派出所深化“勤务+服务”模式,在鸳鸯溪漂流、美人谷等热门景点,民辅警化身游客“贴心人”,当好“活地图”“万事通”。
民警在鸳鸯溪漂流起漂点维持秩序
绿林派出所负责人介绍,派出所还专门开设便民利民窗口,为游客提供政务服务及解决各类燃眉之急。
8月3日,一游客报警称另一名游客用竹竿勾船时打伤了她,要求赔偿。
民警了解事情原委后,依照民法典中关于人身损害的责任与赔偿解释对双方开展释理说法,积极推动双方和解。在民警的见证下,受伤游客前往本地卫生院检查,确定无严重伤情后,双方签订了调解协议。临走时,两位游客对民警的专业素质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表示肯定。
“感谢绿林好警察,让我们旅游在外感受到温暖。”8月27日,执勤民警帮助游客找回小孩丢失的电话手表后,得到了游客们的一致点赞。
此外,执勤民警还以发放宣传单、现场讲解等形式,向游客宣传防溺水、反电诈等安全常识和法律法规。同时,广泛收集和听取游客意见,进行动态完善和提升。
近一个月来,绿林派出所共化解纠纷50余起,找回遗失物品40余件,解决求助500余人次,在一件件“小警务”中彰显“大服务”。
联勤联动:凝聚“旅游警务”合力
“今天客流量将达1万余人次以上,请大家按照既定方案,根据各自分工,及时到岗到位。”8月25日,京山市公安局深化“旅游警务”机制,按照“整体联动、警务前移”的工作思路,加强统筹协调,调动交警大队、巡特警大队、经侦大队警力支援绿林派出所,发动承枫义警队员和“一村一辅”等警务力量,分为定点执勤组、视频巡查组、路面巡逻组、动态管控组等,第一时间处理景区警情、接受群众求助,当好景区“安全员”。
“回程时不要疲劳驾驶,遇到弯道减速,一定要注意行车安全!”针对通往景区线路弯道多的情况,民警加强路面管控和交通疏导,协助景区引导车辆有序停放和驶出,引导游客自觉遵守道路交通法律法规,养成平安出游、文明出游的意识习惯。
民警查看景区监控视频
随着游客的增多,也对本地行业服务水平、承接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在绿林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绿林派出所会同本地市场监管、应急管理等部门,聚焦“吃、住、行”,组织开展联合执法和隐患清查,督促宾馆、餐饮场所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针对零散摊位摆放问题,镇主要领导专门召集摆摊村民开展村湾夜谈,为老百姓宣讲法律知识和做好安全隐患提示,号召大家注意卫生整洁、遵守经营秩序、礼待游客。”绿林派出所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该镇未发生商户纠纷及消费纠纷,老百姓赚到了钱,游客们也满意而归。
科技赋能:推动“预防警务”落地
“现在是13时23分,途经本镇与三阳镇交界处的车辆已达5000辆次,请路面巡逻组加强巡逻。”
“起漂点执勤义警队员注意,五辆漂流转运车已从售票转运点出发,共200余人,请联系起漂点检票处做好准备。”
“无人机小组注意,绿排线清水湾民宿路段发生交通事故,请迅速赶往拍摄取证。”
8月28日,一道道研判及工作指令通过警务综合研判室下达,各小组立即相互配合,为游客提供平安放心的旅游环境。
绿林派出所聚力优化营商环境,与景区企业强化共建共享,依托综合指挥室建设,全面接入景区监控、治安卡口监控、道路交通监控,配齐无人机、5G执法记录仪、对讲机、喊话器等设备,实时掌握景区人流车流数据和治安要素情况,做好线上数据研判,线下动态配警,开展指挥调度、风险预警、实况推送、警情快处,疏导交通等工作,构建全覆盖、立体化的防护体系。
民警向流动摊贩开展普法教育
“今天接到求助警情主要为物品遗失求助,请漂流终点执勤人员做好安全提示。”绿林派出所负责人介绍,为了持续加强基础防范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该所根据夏季警情规律特点和日常工作中发现的求助、纠纷等警情高发区域,坚持每日开展警情研判,以研判的高频度带动派出所主防工作的精细度,以底线思维强化常态长效的治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