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去太和踏雪赏梅
2018-01-14 08:25:00 来源: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讯 □ 胡光凯

    难得双休,友人黄先生相约去竹山县文峰乡太和峡谷踏雪赏梅。白雪皑皑,寒风凛冽,行走雪野有时也是一种享受。
    其实太和与竹山小城并不远,也就半小时的路程。几年前友人黄先生辞官归隐太和梅花谷,在这里投资旅游,建起上千亩的蜡梅、红梅谷。说实话当时得知这个信息,心一直为黄先生所忧,一直不看好他的所为。长安大学友人侯教授是国内比较有名的旅游方面规划设计专家,他曾对我说,他非常敬佩投资旅游的商人,这种商人一是具备很强的经济实力,二是具备很深的文化底蕴。我笑说黄先生,这两条你都搭不上边,这投资旅游的重任你担当得起?
    不曾想,黄先生说干就干,呼亲号友,真个筹资数千万元,在太和这峡谷里面依山就势,借山造景建起了规模宏大的各种梅花园。据说,梅花盛开时节,梅香涌动,从峡谷里随着山风一路飘出,梅香溢满了堵河后又沿着河流上下四散而去,上到上庸小城下到车城十堰都能嗅到梅花的浓郁芳香。
    我还听说因为交通不便,经济发展滞后,地处偏废一度因一方水土养育不了一方人举家外迁多年的太和乡民,也在外地嗅到了太和峡谷梅花的芬芳,纷纷从小城,从十堰从武汉回到了太和,在这个“望得到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李村庄重又建起了太和民居,开起了农家乐。一度荒芜沉寂的太和深山又被激活,再现童呼叟应、鸡犬相闻的乡村美景。
    车沿堵河而下。一路上的雪花还在扬扬洒洒,呈现一派北国风光。皑皑白雪覆盖了山岭、田野、乡村,千里堵河如同美丽蓝色纱巾,静静缠绕在深山之间,大地万物是如此唯美。
    行走在堵河山水间,我对地方党委政府提出的打造堵河生态文化旅游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其实这美丽的风景不需要你去打造,你只是用心呵护她就可以了。
    太和原来是一个管理区辖好几个村,有数千人口,近些年来,因为交通、就医、求学等多种因素,人口流失严重,多个村庄合并为一个村庄仍然显得有些衰败。此去途中,一度荒芜的地方重又建起了一排排地方特色的民居,很多民居大门两边都挂起了一串串红灯笼,张扬着乡村瑞雪迎丰年的喜庆。黄先生说:“这些挂上了红灯笼的农户今年冬天都开起了农家乐,只要是双休,生意都还不错呢!”茫茫白雪之中一个欢乐的世界。黄先生与乡民一起在太和造就这份潇潇洒洒的幸福与吉祥,把乡村振兴落到了实处,让乡村农民一度落寞心情都感染上了欢乐。
    车子进入梅花谷,呵,梅园依山就势一路开来,那冰天雪地点点红梅很是喜庆。虽是冰天雪地,我还是看到有游人在这里与同伴,与恋人,在峡谷,在溪间雪野里追逐,尽情地追寻儿时的梦。雪陶情,情洒雪野,没有了做作矜持,纯属情的自然。
    在这喜庆的梅花谷,面对这一树树、一朵朵绽放的梅花,我装着一位哲人,思考着。其实,人如梅花,只有内心足够强大,才能独对山河沉寂。孩子们的欢笑,乡亲们爽朗的笑谈,农家可口的饭菜让你感受到一个乡村振兴后的愉悦和快乐。
    还记得有这么一首老歌么?“雪霁天晴朗,蜡梅处处香。骑驴灞桥过,铃儿响叮当。好花摘得瓶供养,伴我书声琴韵,共度好时光。”听说,当地乡亲组织的太和梅花谷梅花节已正式启动。如此良辰美景,你不抽出时间,找点空闲,去太和梅花谷踏雪赏梅,感受一个村庄振兴后的蝶变?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