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航班上救助重症患者
2018-01-15 08:23:00 来源: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讯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韩晓玲 通讯员 党波涛 实习生 万苏雅

    “我只是做了一件很普通的事情,没想到在网上持续发酵,不少人点赞。”1月12日,在华中师范大学医院举行的“医者仁心”主题教育大会上,63岁的退休校医周鄂生讲述了近日的一次经历,为医护人员上了生动一课。
    上月底,周鄂生夫妇在从美国回国的航班上,突然听到广播有乘客病倒急需医生帮助。周鄂生立即起身,找到乘务员询问,得知是一名中国男同胞病倒,便上前救助。这名40多岁的乘客面色苍白,喘着气告诉她:自己在美国当厨师,肺癌复发并转移到肝脏,准备回天津老家治疗。周鄂生意识到他因癌症晚期引发器官衰竭,马上帮他调整体位、抬高双腿,一边安慰他,一边为他按摩穴位。经过一番救助,已处于半休克状态的患者,状态逐渐缓解,周鄂生继续鼓励他。
    当时,机长考虑送患者到俄罗斯治疗,以防不测。但患者希望直达北京,早日回家乡。周鄂生劝说机长:患者经过救助,身体状况可以坚持抵达北京;如果中途送患者去他国治疗,在最不乐观的情况下,他可能永远回不了家乡了。机长最终决定继续飞往目的地,于元旦下午三点抵达北京首都机场。患者坐着乘务员推来的轮椅,顺利离开。
    此事在网络上引起不少关注,大量网友纷纷点赞。而周鄂生朴实地说,当时她根本没有考虑若出手救助,自己会不会有风险,只是做了一名医生应该做的事情。
    这个温情故事,在华师医院的医护人员中引发热议。他们说,医生的使命是守护生命,“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该医院党总支书记李玲认为,做妙手仁心的医者,既要不断提高医术,也要敢于担当、敬畏生命,为人们提供有温度的医疗服务。
    青年医生刘丹感慨地说,在医患关系紧张的社会环境下,周医生面对危急情况,没有想过明哲保身、规避风险、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而是尽力救助患者,并给予患者力所能及的温情关怀。从这个故事中,自己看到了一颗滚烫的“医者仁心”。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