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 据新华社北京1月23日电 记者从国防科工局、国家航天局获悉,23日我国首颗高通量通信卫星实践十三号在轨交付,正式投入使用。实践十三号卫星投入使用后,将纳入“中星”卫星系列,命名为“中星十六号”卫星。该星创造了我国及世界通信卫星多个“首次”,可实现偏远地区的移动通信基站接入及其他行业应用,能满足航空、航运、铁路互联网用户接入需求。
资料显示,实践十三号卫星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高轨技术试验卫星,于2017年4月12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在轨测试期间,圆满完成了平台技术和载荷技术两大类,高效热控技术等11个试验项目。
据悉,实践十三号卫星创造了我国及世界通信卫星多个“首次”。包括:首次在我国通信卫星上应用Ka频段宽带技术,标志着我国卫星通信进入高通量时代;首次在国际上开展高轨卫星与地面的双向激光通信试验,使我国成为国际上首个掌握该项技术的国家;首次在我国高轨长寿命通信卫星上工程化应用地球敏感器、Ka频段宽带接收机等国产化产品,改变了相关产品长期依赖进口的现状;首次在我国卫星上配置电推进分系统来完成全寿命期的轨道位置定点工作,推动我国卫星平台技术全面跨入电推进时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