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 图为: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林晶 李彦睿
图为:“有了巴野公路,再不用走绿葱坡了”。1月30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驱车从海拔1100米的野三关出发,驶上新开通的巴野公路。汽车很快经过巴野公路控制性工程——善家河大桥,两侧山峰白雪皑皑。路比以前平缓,也没有雪和冰凌。穿过海拔870米的椿树堂、施家坡隧道群,海拔1100米的白果坪、桐木圆隧道群,巴野公路在连三坡与209国道相连。一个半小时,抵达巴东县城。
一条新路,了却巴东人40年的心愿。
过去,去巴东必走绿葱坡,这里海拔1800多米,号称“鄂西屋脊”,是209国道通往巴东的必经之路。每年冬季,道路长时间被浓雾遮挡、冰雪覆盖,车轮打滑,人都站不稳。
2012年,为解决冬天高山冰凌期间安全隐患,巴东县开建巴野公路。7座隧道和21座桥梁,桥隧比达29%,这是恩施州建设史上投资规模最大、桥隧比例最高、建设难度最大的二级公路。
去年12月28日,巴野公路通车。“这条公路开通后,辖区冬季交通事故同比下降80%以上。”记者连线开通“绿葱坡冬季道路直播”微信公众号的绿葱坡镇派出所所长李峰,他说,巴野公路开通后,公众号关注者只有过去的三分之一,“关注的人少了,我蛮高兴。这说明,选择走巴野公路的司机多了。”
新路修通后,在巴东县城上班的嘉鱼人李芬很开心。以前,为绕开绿葱坡,她回老家要坐火车到宜昌东站,再走宜巴高速。如今,在巴东站下,走巴野公路。“节约了2个多小时。”“巴野公路解决了冬季高山冰凌期间安全隐患和交通中断问题,还是连接沪蓉和沪渝高速公路、长江黄金水道和宜万铁路的重要干线,对巴东县乃至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巴东县委书记单艳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