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未然,将“走”上舞台
2018-04-04 07:11:00 来源: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讯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别鸣 通讯员 邢君成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这是反映中华民族英雄史诗的《黄河大合唱》!这首歌的词作者就是湖北老河口人张光年,笔名光未然。4月3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获悉,光未然事迹将被当地剧院搬上舞台。
    光未然1913年出生于湖北光化县(今老河口市),故居就在老河口路家巷。1931年,他赴武昌求学,第一次以光未然的笔名写下了著名的《五月的鲜花》,成为广为传唱的抗战歌曲。后来,他和田汉、冼星海等一起组织歌唱队、演剧队积极宣传抗战。
    1937年7月,抗战全面爆发,光未然回老河口从事文艺宣传。他带领拓荒剧团深入城乡巡回演出,一时间,老河口街头巷尾,都听得见抗战歌声。
    1939年3月,光未然带着伤病,只用5天时间,就写成400多行震撼人心的歌词《黄河大合唱》。而冼星海也仅用6天时间就完成《黄河大合唱》全部曲子的创作。同年,《黄河大合唱》在延安演出后,毛主席给予高度评价;周恩来题词:“为抗战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呼声!”
    去年11月,老河口市决定,创作一部讴歌英雄、讴歌抗战、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型革命历史剧《黄河绝唱·光未然》。此后,当地多次调研,与剧本创作专家座谈。《黄河绝唱·光未然》以讴歌抗战英雄为主题,以经典抗战歌曲《黄河大合唱》为历史主线。
    近日,老河口艺术剧院负责人王新民介绍,该团加上外聘人员一共有50人参与。《黄河绝唱·光未然》剧本4月10日将完稿,剧团将组织专家进一步打磨,同时正式进入全剧创作排演阶段,计划7月立上戏剧舞台,力争明年3月《黄河大合唱》创作80周年之际,到北京展演。
    据了解,老河口艺术剧院以文艺精品生产为龙头,近年先后推出豫剧《看孙孙》、湖北越调《曾真的故事》、花鼓戏《夫妻观灯》等一大批优秀作品。当地还组织抢救挖掘濒危剧种湖北越调,挂牌成立了“老河口市湖北越调剧团”,去年编排演出的湖北越调《曾真的故事》,被《人民日报》称赞为:“湖北越调一度沉寂75年,排演现实题材剧目在湖北越调历史上尚属首次。”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