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方珞 实习生 黄乙仙
4月3日,张女士在武汉市武昌梨园中百仓储选购商品,看“富硒土鸡蛋”包装和品相都不错,将其收入购物车中。她对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说,当地土壤含硒,其鸡蛋应该是富硒的。
其实,鸡蛋包装上未标硒含量,其执行的是鸡蛋标准,而非富硒产品标准。
专家并不赞成张女士“望文生义”。省富硒产业研究院院长戴光忠说,富硒产品标准体系尚待完善,相关标准还未被大众所熟知,一些商家利用地域富硒的公共品牌推广产品,其实,有的产品未达到富硒标准,别让富硒公共品牌迷了眼。
硒是一种被认为对人体有益的元素,具有一定的防癌作用。市场上的富硒产品通常价格较普通产品高出近一倍。
科学实验表明,富硒土地上农产品未必天然富硒,因为不同动植物吸收硒能力不同。大豆、小麦、西兰花等农作物吸收硒能力较强,仙桃发现的部分黄鳝能天然富硒。而一般的水稻品种,很难达到天然富硒。此外,由于土壤含硒量并不均匀,导致农作物含硒量不均,也很难获得规模化的产量。
什么样的产品才真正富硒呢?戴光忠说,根据2013年实施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28050-2011),预包装的固体食品,例如富硒大米,硒含量至少要达到150微克/千克,才能标称富硒大米。
在淘宝网搜富硒大米,记者发现有大米标注15-30微克/千克,也自称为富硒大米。
该院高级工程师杨良哲说,2009年实施的《富硒稻谷》规定,富硒稻谷硒含量为40-300微克/千克。目前,部分商家把40-150微克/千克的大米当作富硒大米销售,其实未达到《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要求。这种硒含量的大米,很难满足居民膳食营养素推荐摄入量。
他表示,消费者选购硒产品关键要看其标注的硒含量,以及所执行的标准。2013年实施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为强制标准,2009年实施的《富硒稻谷》为推荐标准。
戴光忠说,湖北硒资源丰富,除恩施外,江汉平原已经发现近百万亩富硒耕地,具有发展硒产业的优势,但需要各企业维护硒资源地公共品牌,不乱打富硒牌,否则消费者会不相信富硒产品。政府应加强监管,避免“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行业协会应通过自律让不规范的企业出局,第三方认证机构应发挥品牌背书作用,消费者应更加理性消费,共同发力以保证产业发展进入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