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牵手”麦冬
2018-04-15 07:12:00 来源: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讯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孟静 通讯员 吴湖龙

    柑橘是宜都市的优势农产品产业。随着柑橘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人工成本日渐高企,简单地种柑橘卖柑橘,效益不断缩减。
    如何提升柑橘产业效益?宜都探索“柑橘+”林下经济产业发展模式,柑橘林下套种麦冬,提质增效。4月初,记者随当地农业专家一同探访。

    亩收益从5000元增到1.3万元

    “麦冬种在柑橘园里对橘树有没有影响?麦冬一年能有多大收益?种植成本多高?市场价格稳定吗?”
    4月6日一大早,宜都市农业局副局长孔祥亭和省农科院驻村专家来到宜都高坝洲镇天平山村和五眼泉镇石门村“林下经济”示范园里,察看柑橘林下套种麦冬的作物长势,为柑橘“牵手”麦冬研判分析。
    石门村二组农户聂祖成的橘园里,一亩40株橘树错落有致,一株株橘树下的间隙里,麦冬苗探出头来。“麦冬价格最好的时候卖到30多元一斤,这几年都是20多元一斤……边挖边种,一天可以挖30斤鲜的,晒干后有10斤,搞个200多块钱不成问题。”
    宜都市从2016年开始探索柑橘林下套种麦冬,目前天平山村麦橘套种面积已达到1000亩。天平山村党总支书记许长平介绍,橘园林下套种麦冬,亩栽可达4万余株,一到两年收获,亩产干麦冬600多斤,按市价折算,亩收入可达1.3万元。“刨去种药肥等物资支出和人工成本,除了柑橘亩均收益约5000元,套种麦冬还可增收8000元左右。”为了验证套种模式的效益,省农科院中药材所副所长赵仁君随机抽取了一株,经称量,有鲜麦冬近30克,晒干后可制成10克干麦冬。

    柑橘+麦冬,蹚出产业增收新模式

    “从目前来看,效益还不错,一方面调动了农村闲置劳动力,增加了他们的收益。另一方面,这种模式能改善橘园生态环境。”赵仁君表示,下一步在人工种植麦冬的质量和重茬等问题上大力支持宜都展开研究,进一步提高麦冬的产量和质量。
    “去年,我市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9221元,今年我们要力争实现增长7%的增收目标,1345元真金白银从哪里来?只有不断探索产业新模式,向产业要效益!”宜都市农业局副局长孔祥亭说。
    近年来,宜都立足柑橘产业的提质增效,从橘园“七园四改”到“交替结果”,从“精品果园”到“设施柑橘”,从“绿色防控”到“有机肥替代化肥”,通过科技手段不断探索柑橘产业模式,提高柑橘产业效益。孔祥亭告诉记者,待天平山村和石门村进一步示范后,将在全市推广“柑橘+麦冬”种植模式。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