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 阳新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 向能来
我于1983年开始向湖北日报投稿,累计在湖北日报、农村新报发稿1300多篇,33次被湖北日报评为“模范通讯员”“优秀通讯员”,使我由一名农村报道员成长为县委委员、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我的体会是,当好通讯员,必须刻苦学习、深入调研、敬业奉献、善讲故事、搞好服务。
35年,400多个采访本
勤奋笔耕35年,我跑遍阳新所有行政村;当副部长18年,深入基层挖掘新闻,几乎牺牲所有的双休日和节假日。
2016年除夕,我到王英镇车前村南山湾组,采访拆除2个破旧祖堂、新建一个文化礼堂的故事,并立即写成稿件。荆楚网当天编发,湖北日报年初三头版刊登消息《文化礼堂拆心墙 阳新一村湾打破200余年隔阂共度春节》(2016年2月10日1版),全国30余家新媒体转发,点赞近万条。
今年春节,我深入三溪、王英等6个乡镇采访,写成《从“我脱贫”到“我扶贫”》等6篇稿件,分别在湖北日报、农村新报等媒体刊登。
35年来,我积累了400多个采访本,记录了阳新经济社会发展的历程和红土地的生动故事。我先后3次搬家,都把这几麻袋采访本珍藏着,这是我最珍贵的家产,也是我汗水和心血的结晶。
换肾10年,带着抗排药采访
新闻事业是我的生命。2002年,我被查出患有慢性肾炎,后发展成为尿毒症,每周两次透析。我仍然顽强工作,奋战在采访第一线。
2008年,胞弟捐肾给我,使我获得新生。身体稍微康复后,我主动申请,重返宣传部。换肾后,需长期服用抗排药,好好休息,但我每天带着药丸下乡采访。
2013年8月,阳新大旱,我奋战在重灾乡镇,采写20余篇新闻。2016年,阳新遭受洪灾,我深入抗洪一线,配合湖北日报记者推出抗洪英雄李连等一批英雄模范的报道。
我是湖北日报的热心读者,更是“铁杆通讯员”。今年阳新“2·10”重大交通事故,我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向湖北日报驻站记者报告,确保党报及时准确地发布权威消息。连续五天五夜,我忙碌在现场与县城之间,与同事一起接待中央和鄂赣两省记者30余人次。
5年,30余万字学习笔记
我高中毕业回乡当民办教师,开始写新闻稿。我坚持不懈加强文化学习和政治学习,增强文学功底和理论功底。
只有理论学习有深度,写出的新闻才有高度。党的十八大以来,我5年积累了30余万字的政治理论学习笔记。我每天第一时间读湖北日报,坚持研读社论和评论员文章。
我8次参加湖北日报通讯员培训班学习,共有18篇稿件被评为湖北日报“通讯员好新闻”,其中一等奖13篇。通讯员要善于挖掘来自乡村田野的鲜活故事,多写镜头式、现场感强的新闻。我在湖北日报发表的稿件,90%是现场短新闻和人物故事。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我为自己的奋斗感到光荣,为成为湖北日报骨干通讯员而自豪。我要笔耕不辍,顽强拼搏,讲好阳新故事,让“爬格子”的人生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