撸起袖子加油干 建设富美新社区
2018-04-22 07:14:00 来源: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讯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听到习总书记对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如此重视,我和乡亲们都非常激动,也对乡村振兴充满信心。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人,改革开放30多年,我们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告别过去的泥巴路、土坯房,住上别墅,开上小汽车;农民年均纯收入从数百元增长到2017年的2.8万元。
    如今的四邑村社区,一排排白墙灰瓦的乡村别墅,房前屋后绿树掩映,鸟语花香。村中心,休闲文化广场、村民活动中心、医务室、一站式服务平台,一应俱全。近年来,我们村通过迁村腾地建新社区,彻底告别了泥巴路、臭水沟、旧瓦房。社区还聘请专家规划设计,统一建筑风貌,打造荆楚沿江特色村庄。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产业是基础,有了它,乡亲们才能乐业,才能致富,才能安居。国家提出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从粗放型尽快向集约型生产转变。我们村成立了多家专业合作社发展“两瓜两菜”订单农业,还引入大型绿化工程公司发展苗木基地,实现公司+农户+销售的产供销“一条龙”运营模式,带动当地居民增产增收。村民在家门口工作,月入过万元不稀奇。
    乡村振兴战略要求推动乡村文化振兴。饱食终日、无所事事,只闻麻将声、不闻读书声,思想道德滑坡,就算口袋富了,脑袋还是赤贫。农村的美,既要内化于心,又要外化于“形”。在四邑村,白天上班,晚上参加文化活动,已成为村民的生活规律。村里的腰鼓队、舞龙队在全县很有名气。此外,村里还专辟场地建起了设施齐全的儿童游乐室、老年活动中心,并安装了全套的健身器材,让村民的业余生活得到很大改善。
    今天的四邑村,虽然基础设施相对完善,生活环境大大改善,但离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有差距,农民收入水平不够高,收入保障还不够稳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我们计划结合乡村振兴战略,把四邑村打造成集旅游观光、餐饮住宿、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吸引城里人来旅游,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住农家屋、享农家乐。不仅可以解决农民的就业问题和增加农民收入,还能吸引有技术、有资金、有知识的青年人才回村创业就业。
(整理/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杨麟通讯员 汪中昌)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