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 湖北日报讯(记者韩晓玲、通讯员党波涛)“飞速发展的传播技术改变着写作者与阅读者的空间关系,这在网络文学领域表现得尤其突出。”5月5日、6日,第三届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形态学术研讨会在华中师范大学举行。著名文学评论家王先霈教授谈及马克思关于“空间”的论述时说,“空间”正在成为文学研究的重要概念、重要范畴,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解释一些新的文学现象。
王先霈举例说,就各个国家在文学、艺术、文化空间上的竞争而言,我们整个文学的对外交流可能是“入超”,引进多,有效输出相对较少。网络文学就反过来了。中国网络文学从2010年就开始了海外传播,从泰国、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到包括日韩在内的整个亚洲文化圈,进一步到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和土耳其等国,影响力覆盖2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人把中国网络文学与好莱坞大片、日本动漫、韩国偶像剧并称为“世界四大文化现象”。对此,王先霈说:“为什么产生这种情况?政府相关部门和学者应该如何利用和引导?而研究这个问题,马克思主义学说是十分重要的资源。”
华师文学院胡亚敏教授担任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形态研究”首席专家。她指出,互联网召唤着新的人文精神,对互联网时代的阅读研究是有待进一步开掘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