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心办铁案
2018-05-08 07:19:00 来源: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讯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饶纯武 通讯员 黄赤橙 王旭东

    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违法犯罪,对专业知识要求很高。参警22年的李俊,对相关知识“学无所遗”,办起案来,更是“拼命三郎”。

    时刻不忘“充电”

    侵犯知识产权,是危害实体经济的“毒瘤”。
    “与不法分子较量,让我对辨识假冒伪劣产品产生了浓厚兴趣。”武汉市公安局经济犯罪侦查支队知识产权大队民警李俊说,每每接触到新案件,都要将产品研究透彻。
    接到假冒电缆线举报,要熟悉铜丝到成股电缆线的工艺流程。原来,冒牌电缆线偷工减料的“秘笈”,是改变电缆线截面的形状。
    刚开始接触仿冒移动基站案件时,李俊是个门外汉,于是仔细研究其原器件和不同制式的特点,随着2G、3G和4G网络的发展,他的知识不断“刷新”。在上市科技公司办案时,他抓住机会请教5G网络知识。
    打击各类假冒汽车配件,李俊常到修理厂“瞟学”,汽车大灯、音响、刹车片、安全气囊、火花塞等零部件,他都可以动手安装。
    近年来,计算机软件侵权线索明显增多,软件相似性如何界定,源代码和机器码如何采信,专业知识学习,他一刻也没有停下。
    “1996年参警前,我学的是刑事侦查专业,次年成为经侦民警。”李俊介绍,刑侦要求有很强的逻辑性和观察力,经侦工作也有相通之处,将侵犯知识产权弄懂弄通,办案时“眼力”会越来越好。
    如今,李俊已然成为侦办知识产权案件的“专家”。

    沐风栉雨办铁案

    4月11日晚,出差办案归队;12日下午,抽空接受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采访;12日晚风雨交加,又驱车出省取证。
    知识产权刑事立案门槛高,侦查期间常只有几名民警。李俊作为中队长,长年奔波在侦查一线。
    接到举报,汉正街某店面销售假冒名牌皮具。李俊调查发现,女老板每天乘公交上下班,男老板闵某偶去店面,假货仓库难以锁定。李俊紧盯闵某,然而对方生活极无规律。一个月后,闵某驱车至汉阳一小区,提着大箱包上车,车身压得很低,李俊推断假货仓库就在居民区,一举查获奢侈品牌皮具3000多个,案值50多万元。
    2017年初,武汉警方接一代理商举报,吴某批发的进口火花塞,有客户使用后汽车拉缸,经鉴定系冒牌,吴某拒不承认并人间蒸发。因吴某并无店面,李俊找到南湖某小区,布控吴某的名下轿车,只见吴妻驾车到三镇推销火花塞,吴某始终未现身。5个月后,吴妻开始向外转移火花塞。眼看线索越来越少,李俊与同事连续布控一周,碰巧吴某现身南湖,民警及时将其控制,共查获8000多个假冒火花塞,假货案值70余万元。2017年9月,武汉警方报公安部“云端行动”指挥部,对该案背后集群案件展开收网行动,抓获犯罪嫌疑人16名,查获假冒品牌火花塞价值136万元。
    “很多时候,办案还是要靠‘笨’办法!”李俊说,汉阳一假冒洗发水仓库被打掉,售假老板郑某易地重操旧业,因新仓库四周空旷,他白天只能用望远镜瞭望,直至有货物卸下,夜晚再凑近窗前,闻到洗发水气味才行动。此次查获假冒品牌洗发水5000余件,市值近500万元。李俊和同事顺藤摸瓜,五省公安机关打击“链条”和“源头”,共查获90余种规格假冒日化品,案值3000余万元。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