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竹声声 响遍宜昌鸦鹊岭
2018-05-18 07:15:00 来源: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讯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别鸣 通讯员 郑海军

    5月16日,宜昌市夷陵区鸦鹊岭镇梅林小学热闹非凡,全校师生560多人分成14个小组,演奏宜昌丝竹《北平上字》《水露衣》《细乐五碟》曲牌和G调《南正宫》、F调《万年欢》等乐曲,琵琶、扬琴、二胡、笛子等奏出和谐美妙的音符。
    鸦鹊岭镇综合文化站站长郑金银介绍,5月30日该镇将举办丝竹进课堂成果展暨中国丝竹乐之乡创建启动仪式,目前梅林小学、鸦鹊岭镇初级中学等校师生都在紧锣密鼓地排演。
    宜昌丝竹,是用丝弦和竹管演奏的流行于夷陵区鸦鹊岭镇的一种古老的汉族民间音乐,初步考证已有2000多年历史,属于中国传统礼乐。2006年6月,宜昌丝竹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近年,夷陵区文体新广局和鸦鹊岭镇划拨各项经费,推进镇综合文化站及村(居)文化服务中心建设。鸦鹊岭镇综合文化站现有非遗保护中心、宜昌丝竹研究基地、图书馆分馆、文化馆分馆等,其中免费开放项目达16个。鸦鹊岭镇每年预算2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
    鸦鹊岭镇综合文化站积极开展对宜昌丝竹的传承,通过宜昌丝竹传习所开展社会传承,每月集中20多名骨干艺人培训3次,推动丝竹进课堂开展校园传承。截至2017年,当地文化部门累计投入资金340多万元,购买了各种乐器、服装、道具、桌椅、音响设备以及用于校园文化墙建设。还聘请了3位省级“宜昌丝竹”代表性传承人、8位市级有丰富器乐教学经验的专家走进课堂,实现专业与民间的结合,既保留民间艺术的韵味,也保证了学生演奏的专业水平,突破非遗活态传承的瓶颈。
    目前,全镇开设二胡、扬琴、琵琶、竹笛等9大类12个班,700余名师生参与学习,实现了规模化办班、批量化“出师”的目标。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