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 清华大学校长邱勇近日宣布,将在2018级新生中开设“写作与沟通”必修课程,该课程计划到2020年覆盖清华所有本科生,并力争面向研究生提供课程和指导。(5月21日《光明日报》)
@读者李沁柯:作为国内高校金字塔尖的清华大学,也将写作课作为新生必修课,从侧面反映出大学生在写作能力方面的严重不足。高校正视这个问题并开设相应课程,无疑是值得肯定的。但补上大学生长久缺失的写作能力短板,显然不是一门课就能够轻松解决。且不说开设“写作与沟通”类似课程的高校寥寥无几,即便开设了,对有些学生来说也不过是混学分。写作的意义和价值被大大低估,是问题的根本所在。
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不能等到大学再去补短板。汉语是我们的母语,但轻视基础、只重技巧、千篇一律的“套路式”教学模式,让我们的语言学习也进入了应试误区。应该将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链条当中,构建起一个全方位服务于学生写作和表达的体系。从语言组织能力到逻辑思维能力,既要坚持从娃娃抓起,也要注重在各门课程中融合渗透,把培养阅读能力、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的重要性,摆在全面发展的高度稳扎稳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