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 文\图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方琳通讯员郑家裕周华山
图为:演出现场。
“我家有个端午节,一节三过闹一月。”端午节即将到来之际,6月3日晚,湖北秭归县邀首都观众共享《大端午》。这部充满民俗风情的情景歌舞剧,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精彩亮相。
该剧是今年“湖北省优秀剧目北京行”主要剧目之一,以秭归深厚的屈原、端午文化为主题。在三峡秭归太阳神石刻背景下,一群远古先民载歌载舞祭拜太阳神的图腾表演,拉开歌舞剧的序幕。舞台上,龙舟竞渡、祭祀屈原、骚坛诗会、粽子情思轮番再现,三峡特有的民俗薅草锣鼓、杨林堂鼓、高腔、花鼓戏等原生态情景生动上演。或悲或喜、或新或奇,或国家大义、或乡土深情,三峡秭归的端午文化在歌舞中升腾。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而秭归“一个端午三次过”“年小端午大”的独特习俗,成为中国端午节成功申遗的主要内容之一。千百年来,屈乡儿女将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与传统端午习俗结合,赋予端午节浓郁的家国情怀和瑰丽的诗意色彩。
此次《大端午》在梅兰芳大剧院演出,是在北京的首次公演。该剧总导演、湖北省文联副主席、国家一级编导梅昌胜介绍,为展示湖北舞台艺术创作成果,扩大湖北优秀剧目的影响,全省遴选部分优秀剧目赴京举办“湖北省优秀剧目北京行”活动,《大端午》是其中之一,希望以歌舞剧这一形式让首都观众了解端午文化、了解屈原故里。值得一提的是,《大端午》所有声音素材及音乐灵感都来自当地百姓,质朴气息扑面而来,浓郁绵长。
当天演出现场座无虚席,观众掌声迭起。谢幕后,不少观众特意走到台前送上祝贺。观众王女士说:“我以前只知道屈原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对屈原文化、端午文化了解不多,今天看了《大端午》,我对屈原故里秭归充满向往。”另一位观众对女儿说:“楚文化历史悠久,以后一定找机会去体验。”
秭归县委书记卢辉介绍,2014年《大端午》被列入国家文化产业重点项目,2016年曾赴加拿大蒙特利尔参加“中加文化交流年”活动。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书写着中华民族的喜怒哀乐,凝聚着炎黄子孙的智慧。《大端午》北京展演,用屈乡端午习俗激活历史传统、唤起文化记忆,提升了屈原故里秭归的知名度和端午文化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