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记者陈鹏、实习生黄夏)7月20日从华中师范大学获悉,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两岸书卷字今音异同专题研究与信息平台建设”课题获重大进展,截至目前已完成约8000多组(16000多条)两岸书卷字异同今音的收集。“书卷字”,是指现代普通话口语里没有既成读音的字,除极少数音源不明者之外,都已注上了今音。书卷字在现代口语中已极少使用,但见于中国古代文史哲和农学、医学等文献。
课题首席专家、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范新干介绍,目前对书卷字收字、注音最多的是大陆的《汉语大字典》和台湾的《中文大辞典》,各自注有4万多条书卷字今音,分别代表了两岸的书卷字今音现状。“但两者对一些书卷字注音不一致,比如‘輑’字,一方注为yǔn,一方注为yǐn,形成了今音歧异。”他认为,两岸的汉语言文字实为一体,这种现象既不符合汉语言文字的一体化特质,也不利于汉语文化的学习研究、教学交流和对外传播。
据介绍,该研究致力于搜集两岸书卷字异同今音,提出整改建议,为书卷字今音的修订工作提供数据参考,既是学术文化研究的需要,对于促进两岸和平统一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