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类节目 引领暑期收视热
2018-08-01 07:32:00 来源: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方琳

    中华文化,说不尽多少故事与沧桑。这个暑假,文博类节目再次引领收视热潮,实景谈话节目《博物奇妙夜》以及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二季,均收获口碑与市场。
    爱奇艺6月下旬推出的《博物奇妙夜》是一档实景谈话类节目,由中国最早的私人博物馆馆长马未都主持,邀请嘉宾在文化遗产或博物馆中畅谈历史和文化。首季选择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丝路起点上的陕西历史博物馆、故宫清明上河图特展以及马未都的观复博物馆,节目用“奇妙”的当代视角,解读有质感的文化。目前已上线3期。
    今年初,《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一季100集收官后,在豆瓣拿到9.5的好成绩,微博话题阅读量达8000多万。7月23日,央视再推第二季,豆瓣评分达9.7。
    近两年,从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如果国宝会说话》到综艺《国家宝藏》,文博类节目迎来大爆发,甚至将“博物馆热”从线上带到了线下。
    针对这一现象,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高海波认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发展,文博类节目受到追捧,虽然不排除市场炒作文物的因素,文博类节目大热总体来说是一种非常值得鼓励的现象。
    文化类节目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知识性,如何让“高冷范”的国宝重器以亲和姿态走向公众?创新,在这些节目中得到充分体现。
    《如果国宝会说话》主创人员介绍,虽然每集节目仅5分钟,“孵化”却历时两年。团队从300多万件国宝、近百家博物馆、几十处遗址中,精选出100件顶级文物,包括从战国到秦汉的25件国宝,对不同文物的呈现都经过“量身定做”。
    湖北经视高级编辑毛勇分析说,这类节目融合综艺、纪录片、戏剧等多种艺术形态,尊重时尚审美和视听语言习惯,充满趣味性和娱乐性,已成为“现象级”产品,颠覆了以往的电视制作窠臼。传播手段的创新,正是其成功的重要原因。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