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乡音,帮着乡亲
2018-08-08 07:21:00 来源: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戴辉 通讯员 赵自云

    “可行。”“可美。”“咱们拉拉家常吧。”在钟祥市柴湖镇红英村,人们经常看到一位干部走村串户,用地道的河南淅川乡音与乡亲交谈,为早日脱贫想点子、出主意。他就是市移民局副局长、驻该村党支部第一书记穆胜强。最近,他被评为钟祥十佳“最美第一书记”。
    红英村600余户,近3000人,都是因南水北调工程从河南淅川迁来钟祥的移民。2015年9月,穆胜强到柴湖镇红英村担任第一书记,他与老乡们袒露心扉:“我也是淅川移民,4岁时随父母‘一条扁担两个筐’来到大柴湖安家,读书后选聘为国家干部,先后在罗集、东桥、客店镇工作。现在组织上给了这个机会,我一定好好报答乡亲们。”
    村里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31户、411人。因人多地少村穷,过去村干部像坐“流水席”,隔几年就要换村支书。穆胜强进村后,访农情、问民计,寻找精准脱贫对策。
    他从强班子带队伍做起,马化波是名从外经商回来的村支书,年轻、任职时间不长,穆胜强为他撑腰壮胆,教方法,传本领,树威信,让他尽快从经营能人转化为管理服务能手。与此同时,动员另一位打工的年轻人回村任职。紧接着,穆胜强着力为“两委”班子建章立制,规范干部管理。
    产业扶贫是关键。红英村农民马化才早年在深圳打工小有成就,2013年他回村创办蔬菜种植基地。穆胜强“盯住”这位产业发展带头人,三天两头朝蔬菜基地跑,鼓励他做大做强蔬菜产业,协调解决扩规土地流转难的问题,积极争取项目扶持,还出谋划策帮助他提高种植水平和扩大销售市场。短短三年时间,马化才注册成立了钟祥市德泰家庭农场,高效农业种植面积扩规到1700亩,建立大棚蔬菜基地520亩、大葱种植300亩、甜玉米种植300亩。为解决种蔬菜有机肥问题,他还办起规模养牛场,年出栏黄牛110头。德泰农场同步配套了兴建冷库和蔬菜腌制品加工厂,实现蔬菜效益最大化。
    德泰家庭农场的兴起,大大吸纳该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农场每天用工不少于50人,旺季用工达200多人,其中有22个贫困户将土地流转给农场,大多数人就在农场打工就业。为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来源,穆胜强积极争取产业扶持基金140万元注入到德泰农场,村集体每年可从农场分红14万元。
    谁家有困难,穆胜强总是主动去关心和分担。贫困户董兰身体多年不适,只当心脏病治疗,却越治越严重。2016年7月,穆胜强领着董兰到市人民医院,终于确定为胃炎,对症下药,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已经痊愈,现在董兰成为武住公司一名保洁员,每月工资2000多元,年增加收入2.5万元。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