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思辉
8月5日,从北京到青岛旅游的8岁双胞胎姐妹在沙滩游玩时丢失,次日被确认溺亡。危险发生时,孩子的妈妈在不远处低头看手机发朋友圈,再抬起头,孩子不见了。事发海滩并非正规海水浴场,悲剧发生后,仍有大量游客带孩子下水。
大海并非我们想象的那么宁静美好。它有潮起潮落、有暗流汹涌、有危险的“离岸流”,而孩子对此往往一无所知,在看似安全的海滩上,他们很可能一不留神就进入危险地带。成年人有让未成年人避开危险、免受伤害的责任,在“双胞胎姐妹溺亡”事件中,监护人虽然是主要责任,但当地有关部门在非正规的“野海滩”,除了竖警示牌之外,依然有责任加强巡逻和干预,加强对“离岸流”等险情的科普。
这一事件中,双胞胎的母亲遭受了无比惨痛的打击,她已非常痛苦、追悔莫及。反思事故发生的原因不是要对她进行鞭笞谴责,而是希望这家人的遭遇能够再次敲响警钟,使为人父母者引以为戒,尽可能地减少类似悲剧发生。
其一,带着孩子游玩时千万不要再做“低头族”,要把全部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而不是手机上。很多人整天忙着打游戏、发朋友圈、刷抖音,一刻也不消停,带着孩子出门或玩耍时,如果还这样只顾看手机,危险随时有可能降临。不久前,福州一个母亲把孩子放在婴儿游泳池里,就在去拿手机的一两分钟时间里,孩子溺水了;陕西咸阳一个游泳馆,妈妈站在水里玩手机,身后不远的地方,她的儿子正在水里挣扎,一个四岁的小生命就这么离去了;很多交通事故的监控视频中,孩子被车撞倒的那一刻,父母正在看手机……“双胞胎姐妹溺亡”事件让手机之害再次凸显出来,一起起悲剧提醒我们:爱孩子,从不要只盯着手机开始。
其二,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明明已经出现溺亡事件,有些人怎么还带着孩子在没有安全保障的非正规浴场下海?外出旅行人生地不熟,应该对当地的气候、环境、交通、风土人情等有个初步了解,尤其不要把安全提醒当耳边风,认为危险不会降临到自己身上。安全不容试错,中国每年有约20万儿童因意外伤害死亡,占儿童死亡总数的26.1%。当父母的必须时刻把“安全警示牌”立在心上。
鲁迅先生曾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一文中写道:“过去的父亲老是要求孩子服从和报恩,而现在的父亲应该多讲点对孩子的责任和义务。”父母应该对孩子尽到怎样的责任和义务?最起码的一条就是保证安全,不让他们成为麻痹大意的牺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