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郭习松
“大江奔流”采访团没到安徽之前,就有同行介绍,前不久闭幕的世界杯上,球迷们吃的冰淇淋,就是来自蒙牛乳业(马鞍山)有限公司。
在这家亚洲最大的冰淇淋生产车间,没有喧嚣的机器轰鸣声,没有熙熙攘攘的工人,有的只是多条全自动化的生产线自动生产,生产线出口端,几个工人正在整理打包好的冰淇淋。
“在我们公司,水最宝贵,没有一滴是浪费的。”公司副总经理关英杰说,车间蒸汽冷凝水回收至锅炉房、杀菌机冷却水回收清洗奶车、中水回用绿化灌溉……形成了企业自有的“绿色运营管理模式”。
而实地行走“八百里皖江”两岸,我们的发现更多——
在芜湖,奇瑞汽车每3个半小时就下线一台纯电动eQ1,每个工位平均停留仅6分钟。今年前7个月销售新能源汽车41452辆,同比增长229.9%。其中,4月到7月均保持130%到180%的倍增态势。不远处的国家机器人产业园,以埃夫特智能机器人为代表的100多家上下游企业,围绕机器人的产业链已经构建完成。
在安庆,近百家新能源汽车整车和零部件企业,共同擦亮“国家级汽车零部件高新技术特色基地”底色,年产值超过百亿元,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这里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在池州,以安芯电子科技、矩芯半导体为代表的半导体企业,不断集聚,助推池州半导体产业加速崛起成为中国最大的半导体生产基地。如今,这里已初步形成了小尺寸晶圆制造、封装测试产能、化合物半导体芯片设计研发等产业链条,去年全市半导体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实现产值60亿元,增长37%。
如果说,这些特色产业基地已沿江串成安徽高新技术产业明珠,那么以“三只松鼠”“春谷3D打印产业园”为代表的新经济,以“天下粮仓1949”“皖南300村”为代表的文创产业,则给安徽带来了一股强劲的创新清风。
30多年前,“傻子瓜子”逢年过节才能买到一小袋;如今,互联网企业“三只松鼠”将全国最好的坚果产品细分到300多种,让网友一次“买个爽”。创业6年来,累计卖出160亿元的零食,牢牢占据线上线下同业态坚果零食行业第一名。
快速打印汽车零部件、牙齿、精美艺术品……如今,繁昌春谷3D打印产业园集聚3D打印企业20余家,涉及3D打印设备及耗材、软件、服务等多个领域,3D打印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
而围绕几座老粮仓,青阳县打造“天下粮仓1949”特色小镇。如今,这里收藏了建国以来全国各地各行业20多万枚各类粮票,是全国唯一以粮票为主题,集农耕文化体验馆、农副加工产品展示馆、百艺馆于一体的农耕文化园,今年5月开放以来,吸引了大批粮票票友前来怀旧,18亩的文化园即将建成4A级景区。
九华山下,皖南300村一改此前投入巨额宣传费用开拓公共电商平台,开始在自身品牌打造上下功夫,整合资源,将周边300个村庄的特色农产品全部纳入“皖南300村”品牌,开设企业专属店铺,抱团营销。“目前虽还处于推广阶段,但每月电商销售收入20万元。”皖南300村总经理颜宏说。如今,除了线上打造品牌外,公司还将在全国布点千个“徽州小屋”线下体验店,推广徽文化。村民们也找到了致富新路径:吃农家饭、品有机茶、体验原生态、感受新九华山。
把“徽”字拆开,就有人、文、山、水。安徽发改委负责人说,八百里皖江奔腾不息,从来不缺创新活力。
徽风皖韵间,一个个高质量发展的好故事正潮起江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