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昌莲
在日常生活中,空调一旦出现不制冷的情形,维修人员往往会表示需要“加氟”。对此,有空调行业内部人士表示,其实空调在质量过硬且正常使用情况下,本来是不需要加氟的,“至少用个五六年是不用加的,那些一年一加氟的维修,要么是空调质量有问题,要么是维修人员骗钱”。(8月13日《北京青年报》)
“炙烤”模式下,如果家用空调停摆了,显然是一件“要命”的事。然而却有一些空调维修商“趁热打劫”,玩起了敛财套路。2018年空调维修体察报告显示,11家空调维修企业中,9家企业都存在虚构故障、小病大修等问题,严重损害了消费者利益。
从空调维修体察报告中可以看出,最常见的套路,就是空调“缺氟”,占比高达45.45%。“加氟”就得加钱,而且价钱全由维修商说了算。然而,据业内人士透露,氟利昂原则上无损耗一说,即正常情况下不会发生损耗。即使因安装不当,造成氟利昂泄漏,加一次氟至少要管3至5年。维修商称空调年年都要“加氟”,不知“套”走了用户多少钱。
空调故障普通消费者很难识别,再加上目前空调维修服务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这就让一些不良商家有机可乘。空调“缺氟”,缘于监管“缺勤”,对此,维修行业要加强诚信自律,有关方面对维修商的资质也需加强审查,出台统一的“空调维修服务行业标准”,让空调维修有相对透明的价格体系。消费者在遇到空调维修的问题时,应该寻找正规可靠的维修商家;维修人员上门时,要出示收费价格表以及维修人员应当具备的《特种作业操作证》等,并在收费后提供发票或者收据,以便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