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龙
当前,许多地方正深入开展针对“不担当、不作为、不落实”的专项整治行动,然而,不务实、不落实或华而不实的现象依然存在。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过好“苦”字关,即一些干部工作不吃苦,缺乏担责、担难、担险精神。对此,应大力弘扬“吃苦”精神,推动各级干部务实担当。
工作要吃苦,关键在担责。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将面临更大的困难和挑战。“容易的,皆大欢喜的改革已经完成了,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这就需要我们振奋精神,转变作风,主动担责。当领导干部,不吃苦不行,怕得罪人不行,绕着矛盾走不行,当断不断也不行。许多棘手问题得不到解决,好事难办实,都与一些干部的不务实、不担当有关。我们要从大多数人的利益出发,不怕得罪少数人;要从大局出发,不怕局部非议;要从维护党的团结出发,不用人情代替党性,不用关系代替原则。敢于担责,就会打开工作局面,推动改革发展不断深入向前。
工作要吃苦,担难不可缺。领导干部知难而上、苦干实干,既需要勇气,也需要毅力。困难时刻,群众看的是党员干部的态度。党员干部冲锋在前,群众就会无所畏惧,干群同心,其利断金。临事踌躇,贻误发展时机;精神当先,办法总比困难多。领导干部担难,就是比别人多操一份心,就是比别人多出一份力,就是比别人多干一些事。领导干部担难多了,就会赢得群众的理解与信任,就会带动群众齐心协力、克难攻坚。再大的困难,也将被踩在脚下。
工作要吃苦,担险很重要。领导干部一事当前,只考虑个人进退得失,担心风险,就会止步不前,造成混乱局面;决策当前,只考虑个人前途升迁,担心风险,就会犹豫徬徨,贻误发展时机;危难当前,只考虑个人人身安全,就会躲躲闪闪,听任状态恶化。孔子说:“勇者无惧。”领导干部要争做新时期的“勇者”,敢于担险。要以一往无前的勇气,一身正义的正气,一以贯之的生气,站在排险除险的前列,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作者单位:利川市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