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手仁心方为大医
2018-08-20 07:31:00 来源:湖北日报
    毛建国

    8月19日是首个“中国医师节”,中国医师节庆祝大会暨第十一届中国医师奖颁奖典礼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从院士到乡村医生,8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医师获得“中国医师奖”,涵盖了妇产科、儿科、麻醉科、全科、中医科、口腔科等35个临床专业。(8月19日澎湃新闻)
    “中国医师节”是继教师节、记者节、护士节之后,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第四个行业性专属节日。中国医师协会会长张雁灵表示,设立医师节,第一是提升医生职业的荣誉感,第二是推动全社会对医生群体的关爱,第三是推动医生行业的职业精神建设和职业道德建设。这些“中国医师奖”得主,不仅得到了业内的认可,也得到了患者的认可,分析他们的事迹,不外乎四个字:妙手仁心。
    当前,医患关系仍是一个十分沉重的话题。其实在现实中,医患关系并不如想象中那样剑拔弩张,在很多医院都有着大量好口碑的医生与医患之间的佳话。失败的医患关系,只是极端个例,造成的影响却十分恶劣。分析良好医患关系的成功案例,符合设立“中国医师节”的初心,也有利于不断改善医患关系,增强医生这个职业的荣誉感和成就感。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超声科名誉主任贾立群,是很多家长心目中的“B超神探”。2008年2月,贾立群连续检查出几十例“肾结石”患儿,他和临床医生敏锐地发现这些孩子均有三鹿奶粉喂养史,遂向上级报告。这是医技,何尝不是医德?现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市中心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主任江学庆,每次与患者沟通时,始终将自己的音量控制在60分贝左右,被称为“60分贝暖医”。这种职业养成,是德,何尝不是技?
    曾有人感慨,还从来没有看过一个真正的大医没有大爱,一个没有大爱的人也很难成为大医。一个真正的好医生,一定是既有精湛的医技,也有高尚的医德。医生这样的职业,其技术的形成,往往需要长年如一日的坚持与付出,如果不是因为对职业充满热爱,很难坚持下去,也很难攀上高峰。这种对职业的热爱,与对患者的关爱,是很难分开的。
    和谐的医患关系对医患双方都十分重要,需要医患双方都付出努力。从“中国医师奖”得主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人们心目中的好医生样板。他们不仅告诉患者,在我们身边永远都存在好医生,对这份职业要多一些尊重,多一些理解,也提醒着广大医生,应该朝着什么方向去努力。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