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张湾区西沟乡相公村的人工快渗一体化处理工程,日处理生活污水5吨,因造型别致,还成为村中一景。(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戴文辉 摄)
湖北日报讯(记者戴文辉、通讯员叶相成)每家每户门前一个垃圾桶,几户人家配置一个垃圾中转箱。村旁,污水处理设施正通水试运行。8月20日,记者在丹江口市六里坪镇大柳树村看到,村里干净整洁,与以往污水横流、垃圾遍地的场景大相径庭。“村子‘脸’干净,背街小巷这些‘脖子’也干净了。”村文书刘从堂自豪地说。
这是十堰市近年来大力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一个缩影。自2015年以来,该市累计投入资金12亿元,对全市1353个村开展环境综合整治,目前已完成1276个村,剩余77个村将在今年11月前完工。
2010年至2014年,十堰市围绕城区开展“清流行动”,整治涉水环境问题。2015年起,该市将污染防治工作由城市转向农村,以整县推进方式,实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农村生活垃圾处理、非规模化畜禽养殖、饮用水源保护等重点工程,共添置垃圾桶30万个,垃圾中转箱近1万个,垃圾收集清运车辆2000多台,建设各种污水处理设施8000多个,铺设污水收集管网1800多公里,建设水肥一体化公厕近400个。
重点在建,难点在管。为便于污水处理设备后期运行维护,十堰市要求各县市区因地制宜选择处理工艺,并大力推行建设运营一体化;为防止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项目建好后“晒太阳”,十堰市督导各县市区建立垃圾污水处理设施长效运行机制,确保后期运行有经费保障。在此基础上,十堰市聘请第三方——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进行考核验收。
目前,武当山特区、丹江口市、茅箭区和郧阳区共538个村已完成第三方检查验收,竹溪县、张湾区已提交第三方验收申请,武当山特区完成验收整改复查并取得验收批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