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万条“意见”中“淘”线索
2018-08-30 07:27:00 来源: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杨宏斌 通讯员 杜洪应

    在武汉“城市留言板”上诉苦后,武汉市民陈先生终于拿到了普通货物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去年下半年以来,陈先生多次到江岸区经信局申请办理此证,因个别干部的推诿和不作为,一直没办成。武汉市委营商环境专项巡查第一组从网上群众工作部大数据中筛查发现该问题线索后,立即督办,问题很快得到解决。
    这是该组今年3月下旬进驻江岸区开展营商环境巡查以来,运用大数据精准查找问题线索的一个缩影。到8月下旬,该组已从7.2万条群众反馈的“意见”中精准挖出742条涉及江岸区营商环境问题线索,督促有关部门改进作风、解决问题。

    在信息海洋中捞“针”

    “经过几年的作风整治,江岸区营商环境越来越好,受到广大经营主体高度肯定。但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市委派我们来江岸区开展营商环境专项巡查,就是要发现不足,查找平时难以发现的问题,督促整改,使营商环境向‘100分’迈进。”该组干部对当地干部宣讲。
    该组进驻后,向全社会公布热线电话、办公地点,希望经营主体反映问题线索。但投诉电话和信访数量较少,巡查组无法全面掌握企业诉求和营商环境中存在的问题。
    该组分析研判认为,少数经营主体心存顾虑,怕得罪人,是不愿直接找巡查组投诉的主要原因。
    “不能发现问题,本身就是问题。我们要想尽一切办法,大海捞针也要找出问题。”巡查组负责人说。
    不等不靠,该组工作人员主动联系武汉市网上群众工作部,运用网群部大数据(含阳光信访、市长专线、城市留言板投诉)筛选、分析涉及江岸区营商环境的群众留言、议论、投诉,分析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
    阳光信访、市长专线、城市留言板投诉中,各区群众留言浩如烟海,有的留言或“意见”还语焉不详,要从中找出涉及江岸区营商环境问题,如同大海捞针。不过,该组运用大数据手段,精准查出了问题线索。

    政务大厅投诉下降,群众满意度提升

    该组通过对今年1月至4月的大数据分析发现,对江岸区政务服务大厅的投诉较为集中,办事效率不高、热情服务不到位等问题比较突出,尤其是公安窗口,投诉量达45起。
    该组随即对区政务服务大厅展开明查暗访,查找出一批带普遍性的突出问题,并通过现场巡查会,督促整改。区行政审批局以此为契机开展了为期3个月的“提质增效”专项行动,全方位查找问题,共查找出体制机制、服务质量、服务效率等6类50个问题。
    经过全面整改,审批人员专业能力、综合服务水平得到“双提升”,投诉量和投诉率大幅度下降。其间,公安窗口5月份群众投诉总量下降53%,6月份环比又下降了85.7%。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
    该组还根据大数据发现的问题开展督导巡查、重点巡查、现场巡查等。截至8月下旬,已督促解决问题248起,依规依纪处理33人次。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