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边户”的苦与乐
2018-09-10 07:38:00 来源:湖北日报
    何山
    改革开放之初,我在天门县黄潭区工交办任副主任,妻子在农村种田,当时,社会上称我们这样一方为农村居民、一方为城镇居民的夫妇,为“半边户”。我工作日在县城工作,周末则回到黄潭区徐黄公社四大队(现为黄潭镇七屋岭村)五小队农村家中。
    1982年春节过后一天,我从单位回到家里,曾担任过徐黄公社四大队贫协主任的父亲高兴地对我说:“今年我们家分了6亩责任田,每年除交国家的公粮水费外,收多收少都是自己的,今后节假日,你尽量回来帮帮忙。”父亲的话让我喜忧参半,喜的是农民种田终于打破了长期集体大锅饭,种田有了自主权;忧的是一个家大口阔的八口之家,四个孩子读书,靠70岁的老父亲和我妻子种6亩责任田,欠着队里的超支款都没还清,如果责任田种不好,家里不更是雪上加霜吗?
    我1960年考入武汉师范学院江汉分院读书,毕业后分配进机关。虽然生长在农村,对农活并不在行。每次回家,看到老父亲和身体单薄的妻子在田里起早贪黑、挥汗如雨,我就阵阵心酸。我恨不得一下子将各样农活都学会,为家庭分点忧。我拼命学栽秧、割麦、挑草头、犁田整地,有时妻子还手把手教我,不到半年,农活慢慢都学会了。脸晒黑了,身上脱了一层皮,手上也有了老茧。邻居们见了幽默地说:“这分田到户真是好,把机关干部变成了农民,这回真正是干部和农民打成一片了。”
    当年夏收,我家种的5亩小麦喜获丰收,总计2300多斤。看见金灿灿的麦子,老母亲乐得合不拢嘴:“一辈子都没有收过这么多麦子,分田到户好啊,今年再也不用吃救济粮了。”
    妻子是种棉能手,小麦收割后,我们又在5亩麦地适时种上新品种棉花营养钵。我经常向农技站技术人员请教,有时还请他们到棉田现场指导。
    功夫不负有心人,这年棉花也大获丰收,平均亩产皮棉达250斤,成为全村单产最高的农户。这一年,除去各项开支,收入达4000多元。我家还清了历年欠款,第一次摘掉了超支户帽子,第一次银行有了存款。联产承包第三年,家里的农业收入和我的工资收入加起来,竟然成了万元户。
    1985年,全家人喜气洋洋过春节,我写了一副对联:回首昨日联产承包,双手赶走贫困;喜看今朝改革开放,一脚迈进小康。横批:前程似锦。
    高兴之余,我还创作了一首天门民歌《如今我家富起来》。歌中唱道:“金花开,银花开,金花银花放异彩。汗水结出金银果,如今我家富起来。你看我的妈,她一天到晚乐开怀。新房屋,多气派,青山绿水绕屋台。屋里供着彩电机,脚下踏的永久牌,家里粮食挤破仓,银行存有几万块。你看我的妈,她做梦都喜得笑起来……。”这首歌经好友吴礼顺谱曲后,在《天门文艺》上发表。当年由乡业余文艺宣传队演唱,并参加天门县农村业余文艺汇演,还获了奖。后由湖北人民广播电台资深记者纪卓如先生采访录音,在他的“江汉平原万里行”一文中对台广播,产生了强烈反响。天门人民广播电台长期播放这首歌,成为一首知名度很高的天门新民歌。
    作为一名机关干部,当时的半边户,我亲身经历了第一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全过程,经受了考验,感受到其中的苦乐。如今,我已是耄耋之年,安享幸福晚年,看到改革开放给中国城乡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怎不令人欢欣鼓舞。
(作者单位:天门市黄潭镇经委)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