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见证中国海军的壮阔历史
2018-10-12 07:40:00 来源:湖北日报
    图为:部分子弹为“德国造”。(中山舰博物馆供图)
    图为:“德国造”手枪。

    湖北日报讯(记者海冰)10月11日获悉,中山舰博物馆工作人员近日对馆藏文物深入研究时,还发现一些其他舰艇上的相关器物,可见证中国海军波澜壮阔的历史。
    1997年,中山舰在沉没近60年后被整体打捞出水,随之出水的包括舰载设施、武器装备、生活用品和铭牌标志在内的各种类型文物6000余件。随着文物清理工作结束,馆方开始对出水文物进行深入整理研究和查证,陆续发现一些中国海军其他舰艇上的相关器物。其中包括清政府向德国订购的“海筹”号军舰相关物品——“海筹舱面”字样搪瓷缸等。
    该馆研究人员称,“海筹”号军舰当时被视为中国海军“四大巡洋舰”之一,曾集体参加海军武昌起义和护国运动,为中国近代海军中“经历最广”的一艘军舰。抗战时期,中国海军经历规模最大、最为惨烈的“江阴狙击战”之后,来自各军舰的数以千计的海军官兵从前线撤退,由中山舰舰长萨师俊负责收容、安置,部分官兵上了中山舰继续参加对日作战。包括“海筹”号在内的多艘军舰上的物品随之带到中山舰。
    该馆目前发现其他舰艇上的相关器物,还有3件烧制有“德胜”字样搪瓷杯,“平海”字样搪瓷杯、搪瓷脸盆、搪瓷肥皂盒,17件“平海”字样不锈钢匙,及1枚“宿字雷艇”字样铜质证章等,还发现一枚刻有“海军特务队”字样的木质印章。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