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阵秋风吹过,飘来湘莲满畈清香。“上半年,我卖龙虾获纯利1.89万元。”10月11日,家住荆州市菱角湖管理区野鸡尾大队的村民孙枝华指着粒粒饱满的湘莲说:“这几天就要采摘完卖成现钱,上半年和下半年收入加起来少说3万元不会少。2017年,我家就是通过虾莲共生项目脱了贫。”
2015年,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荆州海关精准扶贫工作队入驻省级贫困村野鸡尾大队。“产业扶贫是重中之重,依靠国家的政策和扶贫工作队的帮扶让困难群众走出贫困,走向富裕。”邢程队长的语气里透着野鸡尾大队贫困户的渴望。
3年多来,驻村扶贫工作队主动与管理区、队“两委”对接,把莲虾共生作为产业扶贫项目大力推广,成立莲虾产业联盟,实行研发、生产与市场营销一体化,融合打造“莲虾”田园综合体,实现一水两用,虾莲双丰,助力脱贫攻坚取得实效。
广阔低洼的田野,为莲虾共生提供了活动空间,使虾生长肥美,湘莲茂盛。“虾的排泄物为湘莲提供有机肥料,虾的生长制约了农药化肥的施用,荷叶荷杆腐烂促进水体浮游生物生长,为虾提供食物,减少次年虫源,这种虾莲互利共生系统不仅能帮助我们一块地多项增收,还能有效实现资源节约,生态平衡。”孙枝华说。“扶贫工作队来了之后,帮助我们发展生态立体莲虾共生产业,我们在湘莲池边开挖虾沟、虾坑,小龙虾能疏松土壤,促进湘莲生长,有效防治病虫草害,莲虾共生模式投资少、见效快,一田双收,一亩搞得好收入5000元,是传统种植经济效益的4—5倍。”贫困户周启贵说。
今年,盈天虾莲合作社的丰收季比往年早。10月上旬,合作社120亩虾莲共生基地提前收获了,来这里采莲打短工的10多名贫困户每天也有120—150元的收入。合作社还带动了队里18个贫困户发展虾莲共生产业,全队虾莲共生面积发展到450亩,成为该队主导扶贫产业。
扶贫工作队通过网络平台、农贸市场帮助农户实现与市场产销对接,让群众既种养得好又卖得好。最近,他们还请来长江大学专家举办免疫及生态防控相结合的绿色健康养殖技术培训,在技术上为农户提供支持。
如今,菱角湖管理区千亩虾莲共生产业扶贫基地呈现出莲香虾肥人欢的丰收景象,全区莲虾共生产值达到722万元。“扶贫工作队聚力我区高质量产业脱贫,虾莲共生为我区产业扶贫探索了一条好路、新路。”管理区党委书记刘绍华说。
(娄绪海 刘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