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让澳大利亚市长着迷的“蓝焰”
2018-10-21 07:46:00 来源:湖北日报
    图为:澳大利亚怀阿拉市市长克里斯·考利(左一)、丹麦贾斯特森能源公司销售总监纳斯·贾斯特森(右一),在光谷蓝焰鄂州生物质热解项目工厂参观。

    文/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天纵

    10月20日中午,中部国际产能合作论坛“可再生能源专场”刚一结束,澳大利亚怀阿拉市市长克里斯·考利就对身边工作人员说:“简单吃个午饭,下午一定要参观一下武汉的生物质能源项目。”
    为满足克里斯·考利的要求,论坛组委会安排我省生物质能源龙头企业——武汉光谷蓝焰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李平陪同讲解。
    下午1点半,眼看着克里斯·考利的大巴车即将启程,丹麦贾斯特森能源公司销售总监纳斯·贾斯特森也上车要求参观,他说:“我可是生物质能源领域的技术专家,要看看武汉的发展水平。”
    参观的第一站是光谷蓝焰鄂州生物质热解项目工厂。这里有一项非常神奇的技术——把秸秆、棉秆、木屑、竹块等农林废弃物放进热解炉后,可产出生物质燃气、生物质炭、焦油和木醋液。
    李平介绍,这是蓝焰与华中科技大学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合作的成果,是通过热解工艺,实现炭、气、油联产联供的技术,可对农林废弃物吃干榨尽、变废为宝,且不会产生环境污染。这项技术2014年荣获联合国颁发的“全球可再生能源领域最具投资价值的领先技术蓝天奖”,2018年荣获日内瓦国际发明奖银奖。
    在蓝焰鄂州工厂演示厅,克里斯·考利拧开了生物质燃气灶台开关,噗的一声,纯蓝色的火焰燃起,闻不到一丝类似煤气的异味。“It’s very impressive(令人印象深刻)!”克里斯·考利指着灶台上温暖的蓝色火焰说,澳大利亚有广袤的土地和干草等农林废弃物,这项技术值得澳大利亚引进推广。
    李平表示,热解1吨秸秆,可产出约300立方米生物质燃气、300公斤生物质炭、50公斤焦油和250公斤醋液。鄂州热解项目生产线年处理3万吨农林废弃物,燃气入户1200户,项目周边老百姓都是用我们的生物质燃气烧水、做饭。目前,这项技术正向全国推广。
    位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蓝焰康师傅生物质锅炉供热项目,是克里斯·考利参观的第二站。该项目引进的是全球领先的丹麦贾斯特森能源公司技术,今年6月投产,年产蒸汽约45万蒸吨,用于康师傅等食品企业的高温加热、消毒工艺。该项目每年消耗生物质燃料约8.6万吨,且生产成本低于天然气。
    看到公司产品在武汉落地,纳斯·贾斯特森高兴地说:“湖北的营商环境很好,通过参加这次论坛,让我深刻感受湖北对新技术的渴望,以及对创新创业的激情。”
    光谷蓝焰公司董事长熊建介绍,此次论坛上,丹麦贾斯特森能源公司与光谷蓝焰公司签署了“丹麦生物质清洁供热系统装备研制和国产化项目协议”,“煤改生物质”全面国产化迈出实质性一步。“来武汉之前,我从没想过有这么多有价值的新技术,澳大利亚怀阿拉市欢迎‘蓝焰’的到来。”克里斯·考利说。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