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入口处”把好政治关
2018-10-23 07:36:00 来源:湖北日报
    周磊

    昨起,2019年度国考报名正式启动。本次国考共计划招录1.45万余人,较上年度压缩近一半。本次国考招录呈现四个特点:突出政治标准,聚焦精准科学,坚持基层导向和维护公平公正。对政治上不合格的,坚决实行“一票否决”。
    用人导向决定育人方向,选人标准匡正为人标尺。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每年国考都会输送一批年轻人到基层岗位去历练成长、建功立业。“首关不过,余关莫论”。在招录公务员过程中,旗帜鲜明地提出要在坚持好干部标准的基础上,把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体现了在“入口处”把好政治关的选人用人导向,为年轻人增强政治修养树立了风向标。
    对国家公职人员来说,政治标准是“1”,其他是“0”,没有政治素质,整体素质归“0”。只有从严从紧抓好政治标准这个硬杠杠,将政治过硬、能力过人的年轻人选拔出来,才能更好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我国的公务员是行使国家行政权力、执行国家公务的人员,其言行举止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形象,打好政治底色是服务人民、干事创业的前置条件和重要保障。政治表现有时是一种可以控制和掩饰的外显行为,以往有些地方招录公务员时或轻或重存在“政治考察务虚不务实”等问题。各地必须跳出纸面上的“原则性约定”,握紧“政治标准”这把尺子,找准考察着力点,准确丈量出年轻人在政治上的可靠度。
    “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政治问题是根本性的大问题,在选人用人中凸显政治标准也是我们党的一贯主张。陈云同志认为挑选干部的标准“概括起来有二:政治,能力。两者不能缺一,以政治为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匡正选人用人风气,突出政治标准。尽管选拔公务员对是否为党员未作限定,但如果一个人政治上不忠诚、不可靠,内心只打自己的“小算盘”,甚至将考公务员视为升迁路上的跳板,又怎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怎会心无旁骛为所做事业谋发展?
    “政治上不合格,经不起风浪,这样的干部能耐再大也不是我们党需要的好干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转变,选任干部讲政治回应了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需要。政治标准在干部选任中具有统领性,选拔出来的公务员,肩负着延续地方发展的重任,是不少地方的希望所在。为改革发展遴选人才、为党的建设储备力量,要从每一次选人用人中抓起,把“政治标准”这个首要关口凸显出来。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