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祝颐
中纪委网站10月25日开始公布十九届中央第一轮巡视整改进展情况,辽宁省委相关通报提出,辽宁在全省开展“特权车”问题专项整治。辽A09号牌全部收回,各地借用号段号牌一律限时收回,停止使用,并按规定完成更换普通号牌。在此基础上,出台《辽宁省党政机关公务用车管理办法》,建立长效机制,持续巩固专项整治成果。(10月28日《新京报》)
交管部门根据工作需要给部分单位发放辽A09号牌,但是在实际使用中,这种车牌成了一些人藐视法规的“工具”。辽宁省针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开展“特权车”问题专项整治,体现了打破特权车的权力自觉意识。
告别特殊车牌易,打破特权思维难。在现实中,确实有些悬挂特殊车牌的车辆驾驶者自认为享有“交通特权”,据黑龙江省政法部门公布,5个月的时间,哈尔滨电子眼的视野范围就发现警车闯红灯5900余次,平均每月近1200次。这些警车是否都是因为执行公务不得已闯红灯?显然有一部分并非如此。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交通法规面前也应该车车平等,除非执行紧急公务,任何车辆都没有交通特权。这些“霸王车”无疑是交通秩序与执法部门公信力的破坏者,有些地区在处理交通违章的问题上实行双重标准,更是大大助长了部分人的特权思想。“正人先正己”,政府工作人员首先要做遵纪守法的模范。特殊车实际上是一种特权思想在作怪,解决特权车的问题,关键不在于收回某某号段的特殊车牌,而在于严格执法,把权力关进法治的笼子,铲除特权思维,树立良好的执法车、公务车形象。如此,特权车才能真正退出历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