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个土核桃”、“Cole可乐”、“康帅傅”……记者近期调研发现,农村山寨食品泛滥,不少农村孩子长期食用这些零食,质量上难有保障,已经成为危害村民健康的“隐形杀手”。(11月1日《经济参考报》)
@读者张国栋:农村成为假冒伪劣商品的主要销售集散地,可谓由来已久。山寨食品之所以能堂而皇之进入农村市场,一是成本低、利润高,二是监管触角鲜有触及,三是偏远乡村农民鉴别识假能力有限,或者图便宜购买。但无论如何,这些都不是放任山寨食品横行农村的理由。
整治农村山寨食品不能止于“隔空喊话”,雷声大雨点小,而是必须动真格,对症下药,各个击破。要让广大村民明辨是非,切莫贪图便宜而无视健康;更要健全行业自律制度,补上法规短板,加大查处力度,彻底斩断山寨食品背后的黑色利益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