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冶,黄坪山似乎与众不同。这里有在大冶其他山区见不到的金钱豹、穿山甲等珍稀动物出没。不仅与此,坐落在黄坪山腹地山坡上、一面朝阳的黄坪山村,有一个独特的风俗,村民“活着姓黄死后姓郭”。
黄坪山村不大,只有80多户400多口人,青壮年人大多外出打工了。村庄四季常青,常年云海缭绕,空气清新,村里长寿老人不少。但很奇怪的是,黄坪山村民明明姓黄,没有一个人姓郭,但该村祖堂供奉着郭氏祖宗郭子仪,祖堂大门上方的横梁上写着“汾阳旧第”。史载,郭子仪是唐代著名将领,祖籍山西汾阳,安史之乱时任朔方节度使,在河北打败史思明,被封汾阳郡王。他戎马一生,屡建奇功,“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郭氏后人将其供奉为郭氏祖先,郭氏祠堂或祖堂,都挂“汾阳旧第”牌匾。
对于生死不同姓,黄坪山人有不同的说法。有人说是明朝末年,因重大变故,祖辈藏进山来,由郭姓改为黄姓,隐姓埋名,在深山中度过了500多年。为了追思先祖,几百年来,一直沿袭“活着姓黄,死后姓郭”做法。
但更多的人认同另外一种说法。
明代初期,在黄坪山落户的黄姓祖先只生了一个女儿,没有生男孩,女儿长大后嫁给了一位郭姓的男子,后来女儿生了一个可爱的儿子,深得黄姓祖先喜爱。这位祖先就对黄姓族人说:“生不能忘黄祖,死不能忘郭祖。”就这样,在此世代生息的黄氏后人谨记先祖的教诲,生前是黄姓,死后是郭姓。
如今,我们依然可以看到,被埋葬在楠竹林中的村里几位先祖的墓碑,以及近些年村民去世后的墓志铭,碑文上面刻着的是郭姓,而不是黄姓。
不过,我们了解到,这个生姓黄死姓郭的风俗传承,并没有硬性规定。历年来村里人也有不少生前姓黄,死后仍姓黄的。多少年来,对于改没改姓,村民们都一样看待,并没有厚此薄彼。风俗,是在一种宽容的环境里延续。
如今的黄坪山生态旅游区是湖北省自然保护区,这里除了优良的植被、优美的环境、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人文景观外,还有不少的秘密在向你招手,期待你前来解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