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家级深度贫困县的巴东县,积极探索开展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坚持以脱贫规划为引领,以扶贫项目为载体,按照“多个渠道进水、一个笼头放水”和“大类间打通、跨类别使用”的要求,聚焦深度贫困村、贫困户,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做到“五个到位”为决战深度贫困、与全国全省同步进入小康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
据了解,从2016年以来,该县先后统筹整合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其他行业涉农资金、东西部扶贫协作资金、北京对口支援资金等各级各类财政涉农资金45.42亿元,充分发挥了财政资金效能。
统筹政策执行到位。认真执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贫困县开展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试点的意见》《国务院关于探索建立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的意见》和《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创新建立贫困县资金整合机制实施精准扶贫的意见》《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完善财政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的通知》等文件精神,中央财政涉农资金严格控制在规定的20大项资金范围内,省级及以下财政涉农资金实行“应统尽统”。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的统筹整合领导小组;进一步健全管理制度,制定出台了《巴东县实施精准扶贫统筹使用财政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进一步科学规范编制统筹整合实施方案,实现资金投向清单化、清单项目化、项目具体化。
扶贫政策落实到位。统筹整合资金紧紧围绕“五个一批”和“十大工程”建设,按照先保贫困户个人发放、再保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支出原则,精准投向建档立卡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近三年,共安排教育扶贫资金25523万元,社会保障兜底资金62088万元,生态扶贫资金16555万元,产业扶贫资金83751万元,易地扶贫搬迁资金142646万元,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23644万元。
资金监督管理到位。统筹整合资金按照“谁申报项目、谁确定项目、谁核实数据、谁使用资金,谁负资金管理的主体责任”原则和统筹使用后的实际支出方向,落实监管责任。县纪检监察、审计、财政等部门认真履行职能部门监管职责,充分利用大数据监察系统、专项审计、专项检查等有效工作措施,实现扶贫资金监督检查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的全领域、全覆盖,及时查处了一批扶贫领域违纪违规行为。
沟通协调服务到位。县统筹办积极主动与主管部门对接,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加强政策业务培训和重大统筹事项研究。在项目申报环节加强业务指导,提前谋划,坚持做到申报项目始终与脱贫规划相衔接、与亟需建设的扶贫项目相适应;在编制统筹整合方案时,对纳入统筹整合范围内的资金加强沟通协调,及时告知,对统筹后的项目明确管理部门、责任单位,坚决防止统筹后无人管的局面。
业务规范指导到位。统筹整合资金绝大部分由乡镇使用,乡镇能否管好用好,对脱贫攻坚政策落实影响至关重要。由于乡镇财政资金管理人员严重不足、年龄老化、管理基础薄弱等客观实际,今年6月县财政部门制定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乡镇财政财务管理的通知》和《乡镇项目资金财务核算办法》,从预算指标、预算执行、项目资金验收报账、项目资金财务核算等方面进行全县统一规范,同时组建四个指导专班深入乡镇进行现场培训指导。
与此同时,巴东县把扶贫项目作为绩效管理的重点,构建“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机制,不断提高扶贫项目绩效。目前已启动2018年财政扶贫资金重点绩效评价,涉及项目165个资金总额4354.13万元。
(曹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