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提出,严禁学生将个人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带入课堂。政策落地两月有余,记者近日探访北京多区的多所中小学,发现这些学校均禁止学生将手机带入课堂,但未制定明确条文。还有家长反映,学校老师布置的一些作业,需要用手机等电子设备帮助完成。(11月18日《新京报》)
过度依赖或使用电子产品,会给孩子身心健康带来不利影响。基于对现实问题的正视和纠偏,“手机进课堂”禁令无疑是解决问题的指向性措施。孩子并非生活在真空,享受电子产品带来的利好无可厚非,关键是要最大限度消除弊端。廓清家校双方的行为边界和责任分担,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引导他们养成科学使用电子产品的习惯,才是破解手机进课堂与否的治本之策。 (文/周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