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书唐寅诗
图为:书王昌龄诗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海冰 实习生 彭文语 通讯员 虞旻子
【湖北书法家】
【人物名片】
樊利杰,中国书协会员、湖北省青年书协副主席,作品获第六届中国书法兰亭奖铜奖、第三届获奖提名,入展全国第九、十届书法篆刻作品展及青年展、册页展、草书展、行书展等20余次,发表文章50余万字。
樊利杰,中国书法最高奖“兰亭奖”得主,低调内敛,不事张扬,却毫不影响他作为颇具潜力的中国书坛新秀,受到各方关注。
现任书法报网主编的樊利杰,近日在书法报社接受采访。这份影响广泛的老牌书法类报刊,影响了他的学书之路。樊利杰自幼喜欢书法,高一订阅《书法报》后,视野一下被打开,每期都看得如痴如醉,并开始勤加练字。
很多年后,樊利杰加入《书法报》,对他而言,是一种“难得而幸运的人生体验”。作为书法媒体人,他访谈过沈鹏等中国书坛最有影响力的一批风云人物。听前辈畅谈书法人生、艺术理念,反观自己的性情、能力、爱好,他的学书之路变得清晰而坚定,认定自己要走一条纯粹的古典之路。
樊利杰学书法从“二王”入手,寒暑研习十余载,藉此20余次入展由中国书协举办的各类展览,并获得第三届兰亭奖提名。后来,大家都学“二王”,好多人劝他避开时风,他觉得学艺术要观照自己的内心,不能计较一时之得失,不能因此打断自己的学习计划和节奏,盲目跟从书坛风气流转。“二王”对他来说依然是“金矿”。
对“二王”挖掘得差不多了,樊利杰又踏上了新路,这次,他遇到了清雅生秀的董其昌。书法重在心手合一,他初临董其昌作品,即被书写过程惊人的舒畅所震撼,感到自身性情悄然融入笔墨之间。从此,下足功夫研习董其昌书法,让他找到了笔墨与性情、功力与才情的最佳结合点,在繁花似锦的艺术世界,找到属于自己的风景,并得到书坛的认可,获得了兰亭奖。
兰亭奖评委点评樊利杰书法:“从董字的‘举止笑语精神流露处’,获得了几分要领,使其笔下的董字异于时流,脱颖而出。”“他习董没有停留于形似的层面,而是深入到董字的神情韵味中,故其笔下颇能得香光的几分禅趣,楮墨空灵,萧疏淡远。”更可贵的是,他“入古而不泥古,虽依傍某家而又不亦步亦趋。”
教学相长,樊利杰习字之余热心书法教育,2012年受邀担任江西省书协书法高研班导师至今,培养的学生中,已有近60人加入中国书协,其中部分在“兰亭奖”“全国展”中获奖。对“国展”,樊利杰有自己的看法:把它作为指标、任务会很累,不妨把它作为进步的催化剂,“投稿前,我对作品反复思考、细心打磨;投稿后,我忘掉兰亭,平淡面对一切。”
樊利杰倡导“快乐书法”,追求关于书法的纯净,笔在手上,总是要求自己干净一些,简约一些。夜深人静,把自己清空,没有得失之虑,只是用心去感受一笔一画,享受书写的乐趣,这既是精神的回归,也是心灵的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