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在嘉施利(宜城)化肥有限公司30万吨硫酸项目现场,全新的设备已安装完毕,身着防护服的技术人员正对设备进行紧张有序的调校工作,并对数据进行记录分析。
“该项目投资1.5亿元,是公司产业延伸的重点项目。通过和营商服务单位通力配合,工期缩短近1个月。现在项目已进入试运行阶段,不日便可投产。项目投产后,预计年新增产值1.2亿元,且项目产成品可直接作为化肥生产原材料,让我们公司化肥生产真正实现‘自给自足’。”该公司行政部经理夏增波说。
今年来,宜城市聚焦产业发展,通过大力推进产业延链、“以商招商”抓配套、闲置资产招商盘存量等方式,激活内生动力,促进工业经济逆势前行。以嘉施利(宜城)化肥有限公司为代表的一大批工业企业壮体量、优增量,渐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今年1月至10月,该市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家,累计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94.8亿元,占全年目标的90%,同比增长21.7%,规模工业产值358亿元,同比增长12.7%。
在经济下行的大形势下,宜城市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将骨干龙头企业做强、优势产业做大,积极发挥规模效应,实现“弯道超车”。
湖北东方化工公司“军转民”、民拓展。2017年完成硝基甲苯6万吨至8万吨生产规模的提升。今年又在产业延伸上做文章,通过组建东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建设固废处理中心,突破危废处理瓶颈,释放主营业务产能空间,实现资源回收利用的“二次创收”。预计明年初,该中心1.9万吨危废处理项目投产后,公司硝基甲苯产量将提升30%,年实现资源循环效益近1亿元,整体年产能提升近3亿元。粤宜高科消费电子产业园、大山合健康食品产业园、襄大种养加一体化产业园等一批重点企业(项目)也通过产业延伸实现了实质性扩张。据统计,依托产业延伸,宜城市工业产能增加超20亿元。
在“扩总量”的同时,宜城还积极思考“优增量”。一方面紧盯国企央企和上市公司,以优质企业、优势产品招大商招配套:宜城市天舒纺织有限公司与广东东越布行合作,年增产棉纱6万锭,实现优质棉纱产能翻番,新建的年产3.5万吨布匹生产项目还填补了该市织布生产空白,带动全市棉纺全产业链企业共同发展,预计两年内,宜城棉纱、布匹产业产值将突破100亿元。
另一方面,积极采取破产重组、股份合作、租赁经营、新建厂房、土地回收等方式,重资产招商,盘活工业闲置资产,有效推进减量化增长。据统计,该市今年已累计盘活工业闲置土地2000多亩、厂房60多万平方米,单位GDP地耗下降8.1%,落户项目80多个,新增产能130多亿元。
扩总量、优增量、促收官。据宜城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该市工业经济发展已进入全面冲刺阶段,各项全年目标完成良好。预计11月底,该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达到400亿元,完成全年计划的91%,同比增长15%,比全年目标高近3个百分点。
(胡采棣 张明波 赵甲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