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茶园边承接猪粪等有机肥的池子。
文/图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周寿江通讯员阮班明杨晨
农庄分养猪场和农家乐两部分,养猪场产生的猪粪,经过发酵处理,成了极好的茶场有机肥;在茶场一带举办的茶王茶艺大赛等茶旅活动,又给农家乐带来了高人气,高峰时一天接待300多人——在谷城县五山镇田家河村,循环农业让种茶养猪两相宜。
今年48岁的杨正元,早年在石花镇一家宾馆当厨师,后来萌生自己干一番事业的想法,2008年,他辞去宾馆工作,回到家乡五山镇田家河村办农庄。
起初,主要经营农家乐,小规模圈养了几头猪,猪肉在农家乐加工成菜品销售。2013年,主业变成养猪,高峰时一年出栏肉猪上千头。近几年遭遇“猪周期”,现在养殖的肉猪数量大幅减少。
天朗气清,茶山披翠。11月21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来到茶场入口处的农庄养猪场。杨正元告诉记者,养猪场产生的大量猪粪,多亏了茶场“接纳”,发酵处理后的猪粪,用沼液车,源源不断送到茶场的池子,成了上好的茶肥,茶场只用承担运费。
记者现场看到,在猪场沼气池下方,正在修建一个大的猪粪处理池,连接池子和茶山公路的一段长约半公里的土路,正在硬化。杨正元说,建池子和修路,都是茶场投的钱,建成以后,茶场自己安排人、车来拖沼液和沼渣。
为此,双方还签订合同,将这种互利合作共享发展模式固定下来。
五山镇因茶而兴,因茶而名。连绵起伏的茶山,鳞次栉比的茶建筑,五颜六色的茶装饰,琳琅满目的茶商品,吸引远近游客纷至沓来,乡村生态旅游方兴未艾。
农庄和茶场还“共享人气”,特别是春天采茶季,茶场一带举办茶王茶艺大赛,大量游客到来,带火农庄农家乐。“开茶王会,最多一天接待过300多人。”杨正元介绍,农庄农家乐,一共6个包房外加一个大厅,当时都坐满了。
创业不止步,创新无止境。2016年,养猪场调品种,投入7万多元,远赴广西引回30头巴马香猪母猪,搞香猪养殖。“因气候等原因,目前还处在摸索阶段,成品香猪也主要在农家乐加工销售。”杨正元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