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华棋局里的苍凉上海
2018-12-09 07:41:00 来源:湖北日报
    □ 方铭铭
    海飞和赵晖创作的小说《棋手》里的上海模样,并不似过来人所说的那般仅是灯红酒绿,歌舞升平,像极了老上海当红的歌舞厅女郎,玫瑰花开般饱满到花瓣快要下垂,仿佛告诉人们这是生命奄奄前的最后绝唱,胭脂也掩饰不住的苍老,到底多了几分无奈与叹息。《棋手》里的上海多了几分江南的气息,如江南女子轻柔的丝巾,风一吹,轻轻幽幽地飘荡起来,轻盖在上海姑娘的面庞上,多了几分朦胧美感,也多了几分萌动生机。我猜作者是爱极这样的上海的,他对他笔下的人物寄寓了这样的美感:寻烟、亚晴、苏小姐……就连柔美娇俏、一步便开一朵桃花的顾晓陌,作者也给予了她白杨般的性格,读来只觉得佩服这样一个身怀杀父之仇的女子,却无关媚俗。“她仰头拢了一下发丝,对着远处的一排霓虹灯嬉笑道,‘上海这么美好的夜晚,我竟然把酒溅到了眼睛里,像是我的一双眼也一起被喝醉了’。”我仿佛能看到那江边微醺的女子轻拢发丝,眼神迷醉诱人,又如盛开红莲“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刻画入骨,而语言又美妙其外,文学性的描写这部原本讲谍战的故事也多了几分柔情画意。“酒后的顾晓陌周身滚烫,像一只刚被烘熟了的体态青盈的红薯。”比起男子,我更爱剧中的姑娘,无论是娇媚其外,刚烈其内的晓陌,温婉而剔透坚韧的阿苏,还是初初仅会在乡下等候亲人的心思明亮的亚晴,国家面前是非分明而决绝勇敢的安娜,我都爱,她们的爱情模样毫不相同,可在那样本来纸醉金迷的上海滩显得那么纤尘不染。
    一口气看完《棋手》,只觉酣畅淋漓!作者似乎也在下一盘棋,剧中人物是棋子,进退攻守是情节,剧情变化像身处雾中,寻微弱光芒,忽明忽暗,最后光亮之处才发现是作者别有洞天的设计。你可能未曾注意阿苏为何要跑上一段路清洗杯子,读到后来才发现那个喜爱常春藤的女孩子,只不过是为了给爱着的贺羽丰能有机会发电码的时间罢了。阿苏正如她亲手种下的常春藤那样,选择如此,与性格相关,“神要我喜欢你胜过喜欢我自己”,坚韧温润,纯粹不带一丝历史沉重。
    爱情的青春肆意与革命的坚贞信仰都被装进了这部小说里,具体而微,面面俱到。手起棋落,人生已成定局。无论曾经繁华也好,荣光也罢,到最后人走棋寂,也不过落得苍凉一场罢了。而这部讲述那个纷乱年代里的上海故事,注定会熠熠生辉。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