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探月卫星全部实现“零窗口”发射
2018-12-09 07:41:00 来源:湖北日报
    12月8日2时23分,嫦娥四号探测器“零窗口”发射成功并进入到预定轨道。至此,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的所有探月卫星,均实现了“零窗口”发射。
    “零窗口”指的是在窗口前沿,在预先计算好的发射时间,分秒不差将火箭点火升空。据嫦娥四号任务01指挥员陈政介绍,在这个时刻发射,卫星不需要中途修正就能进入预定轨道,同时又能在变轨过程中节省燃料从而为后续工作留下更多动力。
    2007年10月24日,我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成功发射,完美实现“零窗口”发射,创造了航天发射史上的“中国奇迹”。正是由于“零窗口”发射省下了准备作轨道修正的120公斤燃料,嫦娥一号卫星在完成一年寿命以后又继续运行了4个月。
    从2007年起,有中国“探月港”美誉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连续成功发射嫦娥一号、嫦娥二号、嫦娥三号和嫦娥四号等探测器,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中国奇迹”。

    相关
    月球背面长啥样?嫦娥带你去瞧瞧

    月球背面对于人类而言,是“秘境中的秘境”,有许多未知等待着解答,嫦娥四号将第一次身临其境触摸它。
    那么,在月球背面迎接嫦娥四号的将是怎样的环境?专家介绍,乍一看上去,月球背面这张“面孔”并不漂亮,那是一张“麻子脸”,陨石坑的数量比月球正面要多得多,放眼望去随处可见,密密麻麻的。月背的“皱纹”也多,布满了沟壑、峡谷和悬崖,而月球正面相对平坦的地方比较多。另外还有几处巨大的“痤疮”,暗斑中的物质与月面的普通物质相比有着很大的不同,这种现象似乎能够说明月球背面由于毫无遮拦地暴露在太空里,遭遇了大量天体的直接撞击。
    月球背面还是个“厚脸皮”,它的月壳从整体来讲比正面要厚。不过,“厚脸皮”为月球背面的“亮肤色”提供了佐证。照片显示,月球背面巨大的陨石坑都呈现出白色,好像从来没有暗色的熔岩从上面流过。科学家们研究认为,由于月球背面的月壳很厚,熔岩无法溢出,而正面月壳很薄,熔岩很容易破缝流淌在表面,所以背面颜色比正面要“白皙”的多。
    由于迄今为止还没有宇航员或月球车登上月球的背面,人们对它的详细情况除了借助照片判断,其他知之不多。
    嫦娥四号探测器,将为人类逐步揭开月球背面的神秘面纱迈出关键一步,值得拭目以待。

    链接
    从嫦娥一号到嫦娥5T 我国探月工程亮点回顾

    2004年1月23日,我国月球探测工程全面启动。
    作为“绕、落、回”三步走的第一步,首期绕月工程就是研制和发射探月卫星嫦娥一号。“绕”: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卫星成功发射;2008年11月12日,发布嫦娥一号拍摄的全月球影像图;2009年3月1日,嫦娥一号卫星按预定计划受控撞月。“落”: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号发射成功,卫星轨道设计、导航控制、微小相机视频成像等各项技术均得到验证。
    2013年12月14日,嫦娥三号探测器成功落月,实现我国航天器首次地外天体软着陆,并开展巡视勘察和科学探测。“回”:2014年11月1日,为嫦娥五号探路的再入返回试验器“嫦娥5T”按既定方案平安着陆。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