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封建余毒披上“传统”外衣
2018-12-10 07:42:00 来源:湖北日报
    斯涵涵

    去年在多地被责令关停的“女德班”,今年在温州卷土重来,还把手伸向了未成年人。针对5岁至18岁的小女孩讲“女德”,“男为大,女为小”;“打不还手、骂不还口、逆来顺受、坚决不离婚”……荒谬论调令人瞠目。(12月9日《中国妇女报》)
    在倡导性别平等、人格独立的时代背景下,“男人是天女人是地”等奇葩观点,不仅是对公序良俗的挑衅,更是对《婚姻法》和《妇女儿童保护法》的公然漠视。更无法容忍的是,未成年人心智尚未健全,世界观、是非观、价值观还处于一个比较模糊的阶段,这个时候的引导与教育非常关键。未成年人在这种班听“老师”大讲特讲“换男朋友会烂手烂脚”“ 管老公易得心梗脑梗”,如何分辨在所谓“传统文化”下包藏的陈词滥调?又如何追求自我价值及社会公义?
    比“女德班”的奇谈怪论更匪夷所思的,是部分人士包括家长对“女德班”的狂热追捧。近年来像“女德班”这样的“国学”机构在全国各地都有出现,每每取缔之后又死灰复燃,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把腐朽发臭的封建糟粕,披上“国学经典”“传统文化”的外衣,包装成似是而非甚至还“包治百病”的理论,将一些情感迷茫、心灵困顿或家庭不和谐的人招致麾下,让一些人不知不觉沉迷其中、无法自拔。
    在“国学热”不断升温的今天,鱼龙混杂也是这个领域的新常态,一些“伪国学”宣扬的价值观,与真正的传统文化相去甚远,严重背离了文明社会的道德风尚,其“邪教”般的宣讲、病毒式的传播,本质上就是一种招摇撞骗。如何防止某些人借国学之名、行敛财之实,公然为封建糟粕叫魂,相关部门和社会应当密切关注,及时查处,倡导文明、进步、科学的社会风气,大力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防范封建余毒沉渣泛起。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