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主义催生“速成房”怪胎
2018-12-11 07:42:00 来源:湖北日报
    □ 吴美玉
    “8天,从选址,到修建,到完工,帮困难群众新修住房……黔西县中坪镇顺河村村主任杜正国因在精准脱贫工作中‘创新速度’而受到党内警告处分。”近日,贵州省毕节市纪委监委通报了一起扶贫领域典型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12月10日《中国纪检监察报》)
    危房改造是改善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条件,推进脱贫攻坚的有效举措,是一项惠民利民的好事。可是有些基层负责人却敷衍应付、欺骗组织,为了让贫困户在检查评估前搬进新房,仅用8天时间就建起了“脱贫房”,松软的土地地基没有挖到位,空心砖砌的主体墙一击就是一个窟窿,新盖的房子还没住上人就成了危房,把好事办成了坏事。
    脱贫攻坚没有捷径可走,而不顾群众利益,只顾应付上级,这种滥竽充数的现象并非孤例。同样是为了迎接检查,有的地方给山坡刷绿漆披绿网,有的地方在村道边筑起“遮丑墙”,有的地方把甲地的羊赶到乙地、把乙地的牛赶到甲地……把本该脚踏实地狠抓落实的工作,变成了一场鸡飞狗跳临时抱佛脚的闹剧,折射出的是懒政惰政和政绩饥渴,归根结底还是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催生出来的“怪胎”。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脱贫攻坚工作要实打实干,一切工作都要落实到为贫困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上,切实防止形式主义,不能搞花拳绣腿,不能搞繁文缛节,不能做表面文章。2018年是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这场决胜之战已到了关键时刻,时间尤为紧迫、任务异常艰巨,更需要稳扎稳打、苦干实干。集中力量解决扶贫领域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等突出问题,还需要不断夯实制度、强化问责,上级主管部门也要加强基层调研和实地察看,那些“纸糊的灯笼”显然会一戳就破。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