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炒煳面
2018-12-23 07:37:00 来源:湖北日报
    □ 胡天富

    记忆中上世纪七十年代,到了霜降种麦时,傍晚家家户户冒着缕缕青烟,厨房里“咣当、咣当”传出擦锅的声音,一阵阵馨香悠悠飘来,嗅得人们如痴如醉。那就是家乡宜城的美食炒煳面。
    炒煳面是本地叫法,也叫做焙面。其实,炒煳面方法很简单:就是备好四五斤麦面粉,把大铁锅烧烫,再把面粉倒入铁锅中。在炒面时不能用硬火,要用秸秆软柴细烧,锅里面粉要不停地翻炒,炒到八九成时,把切好的葱花、姜末、蒜瓣、八角末、回香末、食盐、食用油等调料加进去。一般炒五斤煳面为一锅,十分钟左右就可出锅。想趁热吃,把炒熟的面粉兑上凉水或热水熬成粥,待炒煳面沸腾后即可就餐。
    炒出的煳面喷香筋道。冬天里喝一碗下肚,体热寒消,神清气爽。
    大集体时代没有闲时,口粮还紧缺。特别是“三夏”,秋收、秋播季节,早、中、晚饭只有个把小时休息时间,早上要起早,晚上还要加班干几小时活。时间紧,农活重,社员们就想出了吃饭干活两不误方法:炒煳面。一般傍晚在做晚饭时将煳面炒好放存,第二天早上将蒸的馒头、炒煳面、开水瓶带到田头,冲兑就可饮用。这样既可以赶活又可填饱肚子。
    炒煳面既可解决农忙吃饭问题,还可以健胃壮体。我大哥从小就肠胃不好,常犯胃病,一疼好几天又厌食。母亲给他炒煳面熬粥,大哥的胃病慢慢地好了。我小时候身体也不好,常常感冒,每次感冒后,母亲就煮上一大碗煳面粥让我趁热喝下去,躺下盖上被子,虚汗一出,身体舒服多了。
    家乡的炒煳面不止煮粥填饱肚子,还是蒸肉的好配料,蒸出的肥肉、排骨、酥瘦肉色泽鲜美,入口即化。
    用炒煳面制作醋酱也是一绝。其方法也简单:在暑天备好炒煳面,烧好适量开水,等开水冷却后,将煳面凉开水倒入土陶瓷罐中,加上食盐,把罐口用白布封扎好,放到房顶上或者高台上暴晒,一般暴晒一个半月即可。这样制出的醋酱酸溜溜甜蜜蜜,就一碗白米饭,吃起来格外开胃舒心。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家乡的炒煳面很少有人再做了。但是煳面美食见证了那段历史,见证了乡邻的聪慧与勤劳。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