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咂家乡糍粑新况味
2018-12-23 07:37:00 来源:湖北日报
    □ 王振法 王承文

    忆起打糍粑,心头总会溢满浓浓乡愁。
    小小的石臼里,一大团绵软的糯米饭,冒着热气,散着香气。农人们围成一圈,一边使劲用木杵击捣,一边说说笑笑。孩子们则守在石臼边,望着这团越来越黏糊、紧固的吃食,垂涎欲滴。大人们会心一笑,揪下一团(俗称“钱子”)递给孩子,看他们捏玩着咬下一小口。这一刻,大人小孩都满足得很。
    打糍粑,意味着忙碌一年的庄稼人终于可以歇口气,享受一下生活了。此时年关临近,年味渐浓,乡间处处弥漫一种喜庆之气。
    今年我们回到家乡,感受打糍粑,却有了一种新的况味。
    农历“大雪”次日,石首市团山寺镇过脉岭田园综合体,“鸭蛙稻”糍粑节活动现场。近五千名参加糍粑节的乡亲心头喜悦,伴着鸭蛙稻紫米糍粑的浓浓香味,在湘鄂边陲小镇上空荡漾开来……远处,丰收过后的8000亩鸭蛙稻基地里,一茬茬金黄的稻茬预示着来年更大的丰收。
    为何打糍粑可以当节过?为何石臼里的糍粑是紫色的?为何今年的糍粑更香、味道更美?
    原来,2016年,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绿色发展研究团队的帮助下,团山寺镇因地制宜,确定“水田发展鸭蛙稻、旱田种蔬菜、丘陵种果木、湖泊养清鱼”的绿色生态发展思路。
    啥叫鸭蛙稻?镇领导解释,在插秧后两周左右就放进去小麻鸭,鸭子在田间可以活水通风,吃虫除草;等到水稻抽穗后,把鸭子赶上来,再放进去几十只虎斑蛙,可以控制后期稻飞虱和其他虫害。
    乡亲们说,以前种水稻病虫多,杂草也多,打药施肥费工费力,一亩田能赚个七八百元就不错了;现在发展鸭蛙稻,不用打药,也不用化肥,用工和投入成本少了,种的水稻还好吃。
    而且,乡亲们还根据丘陵地区的特点,尝试大规模种植紫米、糯米、红米等特色稻米,于是五彩鸭蛙稻、鸭蛙再生稻应运而生,鸭蛙稻成功申报绿色食品标志。
    为了保证鸭蛙稻的品质,团山寺镇大手笔治理示范区内畜禽养殖污染,湖泊禁止投肥养鱼、实施人放天养,恢复秦克湖等8个天然湖泊水质、景观和湿地。
    一番打探下来,我的三个问号逐渐被“拉直”了!原来,乡亲们要用糍粑节搭台,唱一出市场大戏。紫色的糍粑是一张靓丽的名片,满足更多城里人消费升级;而糍粑不一样的香味,来自于传统农业与生态农业、现代农业混合发酵。
    置身于糍粑节温馨、热闹的氛围中,我们细细品咂着新时代别样的农耕文明。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