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李剑军
众多企业第二总部落户武汉,堪称“现象级”。
从领域划分,第二总部落户我省的60余家企业大致可分为共享经济、人工智能、互联网教育、网络安全、小米系五大块。从落户企业总部所在地划分,主要来自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少量来自杭州、珠海、成都等地。
新经济产业分工递进
省社科院经济所所长叶学平分析,从总部经济特征来看,无论是总部还是第二总部,总部所在地都要有集约性、层次性、知识性、延展性和辐射性,这就要求总部所在地要满足5个条件,即具有相当规模的高素质人才资源、畅通的交通区位、专业化服务支撑体系、市场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以及开放包容的文化氛围。“武汉抢占先机,‘杀手锏’是高素质的人才资源优势。”叶学平认为,新经济是科技含量高、智力密集型的创造型经济,产业的转型升级需要大量高端人才,而武汉高校、科研院所众多,是海内外闻名的智力密集区。“武汉落户简便,发展潜力大,这对在一线城市打拼多年的年轻人来说非常有吸引力。”原在北京总部的小米集团信息部副总经理、广水人张涛已搬家到武汉。
而就产业基础而言,光谷作为国家二个自主创新示范区,光电子、光纤通信及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产业链日益完善,可以为互联网+企业等提供肥沃的土壤。
为何第二总部落户集中在这两年?叶学平认为,这是新经济产业发展的层次性、分工递进所致,这些企业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完成第一层次布局后,发展到现阶段需要扩大辐射半径,而原来的总部难以做到,这时选择满足人才多、区位好、营商环境优、好辐射半径足够大的新城市设立第二总部也就顺理成章了。
“总部效应”持续放大
第二总部扎推将给武汉带来什么?“首先带来的互联网企业文化、互联网精神。”小米董事长特别助理、小米武汉总部负责人刘国俊告诉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他介绍,小米成功的七字诀就是:专注、极致、口碑、快。专注,把一件事做到极致,形成口碑。快,则是对市场风口的及时把握。
随着小米系企业的落户,不仅引来小米生态链200多家企业的关注,还为其他的互联网+企业树立了示范效应。同时,越来越多的鄂企进入小米供应链,如武汉华星光电、仙桃健鼎科技分别成为小米的柔性面板、电路板供应商。
第二总部扎堆,还给武汉带来了大量的风投机构,包括顺为资本、红杉资本、百度风投、联想之星武汉光电工业科技研究院、长安资本等等。东湖高新区管委会互联网+办公室负责人表示,跟一些大工业项目比起来,大多数互联网企业投资额并不多,但营收和效益相当可观。
依图科技副总裁陈峰等互联网企业高管认为,数字经济的发展水平现已成为一个城市创新竞争力的重要体现。“第二总部”的扎推进入,将显著增强湖北的产业实力和口碑影响力。未来,湖北,特别是武汉光谷,将在云计算、底层架构、数字产业等领域都涌现出更多高成长性的企业和大批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