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见习记者 张歆
1月3日,记者前来采访时,还未走进吴正祥的家门,就被窗外悬挂的招牌吸引。招牌上写着:中国长航集团青山船厂武汉关船舶用品经销部。吴正祥说,这是他在民生路找该经销部要来的,他看上的是“武汉关”3个字。“‘武汉关’是武汉解放后改的名字,它最初的名字是‘江汉关’,现在也叫回‘江汉关’了,这个‘武汉关’就不存在了,也算是个纪念吧。”
他的屋里有魔法
吴正祥1958年出生,父母原在汉正街做小百货生意,抗日战争时期全家搬到乡下,抗战胜利后搬至花楼街,在小董家巷定居下来。看娃娃书、吃坨坨糖、炕年糕、看露天电影构成了他的童年。
走进吴正祥家,浓浓的年代感扑面而来。十几平方米的客厅被各式各样的收藏品填满,墙上不是挂满门牌,就是被小人书的架子占据;主卧墙面上挂着两幅他手描的历史老地图,其中一幅是1877年的《湖北汉口镇街道图》,中山大道(原后城马路)的位置上还是厚厚的城墙;次卧和书房则被收藏报纸的柜子填满,女儿约3平方米的床铺只能贴墙而立;后院墙上则贴满门牌。
“百把平方米的屋子,都被他的东西占满了!”吴正祥的妻子笑着说。
由于规整得当,他对家中藏品了然于胸。以娃娃书为例,半人高的收藏柜子老旧干净,打开一看,柜门朝里一侧密密麻麻的,竟是娃娃书的书籍目录。“大约400本吧。每一本娃娃书,我都知道放在哪里。”记者顿时有进入《哈利波特》中奥利凡德的魔杖店之感。
提及收藏物品的数量,吴正祥的骄傲溢于言表:“糖纸百来张,门牌有千副,娃娃书得有1万册,报纸就数不清喽!”
他的故事讲不完
采访中,我们又来到汉口中山大道。当走到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大楼和民众乐园之间,吴正祥讲起了故事。“你看南洋大楼是不是比民众乐园高那么一点点呀?”他介绍,民众乐园建成不久,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的老板就找他们商议悬挂香烟广告的事,然而,在约定悬挂广告那天,民众乐园悬挂的却是英美烟草公司的香烟广告,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的老板一气之下把民众乐园旁的杏初里买下来,建造南洋大楼,因为负气,故意将大楼建得比民众乐园高一点点,并紧挨着民众乐园,以遮挡他们的光线。
吴正祥一路走就一路讲,从中山大道讲到胜利街,再讲到一元路,一直讲到黄浦路,从老万成的酸梅汤讲到滋美食品厂的奶油糖……
说起收藏缘由,吴正祥说:“娃娃书学名连环画,又叫小人书,我们都喜欢叫它‘娃娃书’。”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孩子识字不多,看娃娃书是个不错的消遣,当时租书摊子和铺子里面,租一本娃娃书要1分到2分钱,买一本娃娃书也就6分到9分钱。吴正祥就想着攒钱买书,小孩子攒钱不容易,买到一本就觉得很珍贵,一定要好好保存着,慢慢养成了收藏书籍的习惯,久而久之有了上万本娃娃书。
随后,吴正祥打开一本装满糖纸的相册。“你看这个糖纸,上面画着孙悟空和猪八戒,多漂亮啊!”他说,收藏娃娃书是因为儿时书籍珍贵,收藏糖纸则是因为糖纸设计精美漂亮,收藏门牌是感于城市变迁,收藏报纸和期刊杂志是想留下历史与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