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擎
岁事告成,八腊报勤。今天是腊八节,又到一年盛会时。
一年一度,《政府工作报告》晒出往年成绩单,立下来年“责任状”,向人民交账,留历史底片。往年的“责任状”落实得怎么样?获得感几何?时序交替之际,人们投以关注。
从多少人脱贫,多少个贫困县摘帽,到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从部署“关改搬”沿江化工企业,到明确超大班额降至5%以内;从部署建好用好基层“五馆三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和农家书屋,到加快建设公路安全生命防护“455工程”……翻看去年《政府工作报告》,1.4万余字的文本中,不少当时被各种“一图读懂”聚焦提炼的承诺事项,已在各类信息披露中结出果实,流淌进人民群众的生活。
说到做到是公信力的试金石。在国家层面,有人把《政府工作报告》称为“共和国成长记录”。在湖北,这个地方重要政治文本,就是“荆楚大地的成长记录”。昔日承诺、今朝兑现的个个数字、件件事项,标注《政府工作报告》的严肃性、权威性,展现责任担当,诠释为民情怀。
“事非经过不知难”“成如容易却艰辛”。如果我们回头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深刻总结“有效应对外部环境深刻变化,迎难而上、扎实工作”“成绩来之不易”,看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暨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的客观总结“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答卷”,就当明白,没有自我加压的攻坚克难、雷厉风行的真抓实干,没有量力而行的科学谋划、尽力而为的勇毅笃行,昔日诺言不会成真。
承诺是一种态度,践诺是一种力量。朝着新征程砥砺奋进,循着民之所想、所急、所盼持续发力,把“责任状”写成“信任状”,人民群众就能在改革中有更多“获得感”,在发展中有更多“存在感”,湖北就能在新时代激荡万千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