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单身老人在四庙村集体食堂就餐。
文/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赵峰 通讯员 龚红焰 蒋慧
“开饭喽——”
1月23日18时,大悟县三里城镇四庙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多位老汉拿着碗筷走进集体食堂。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看到,大白菜炖豆腐、蒜香回锅肉、清炒黄心菜、芹菜肉丝等已端上餐桌,41名单身老人分为4桌就餐,一旁的煤炉上还煮着萝卜排骨汤。
该安置点选址在四庙村一座闲置学校,共有两栋楼,每栋上下两层。房内床铺桌椅等生活用品一应俱全,还有独立的卫生间和厨房。
四庙村党支部书记华喜介绍,该安置点是全县最大的单人户集中安置点,于2018年11月完成“交钥匙”工程,目前已有67户入住,分别来自附近的四庙、红山、水城、柏园4个村庄,由于大部分是单身老人,一日三餐很难保障。
三里城镇党委副书记颜召辉说,为了解决这些单身老人最为头痛的就餐和精神孤独问题,2018年底,镇政府决定在四庙村安置点开办集体食堂,让他们吃上热饭热菜。
镇政府投资将安置点旁的一处房屋改造成食堂,聘请四庙村民黄发夫妇担任厨师和服务员。他们此前在建筑工地为施工队做饭,常年东奔西走背井离乡,如今在家门口就能重操旧业。今年1月3日,食堂正式开张,从前20天的营业情况来看,早餐和晚餐人数较多,经常超过40人就餐,午餐人数略少。每到月底,镇政府会按照登记的就餐人数,以每人每餐2元钱为标准,向黄发支付费用。
黄发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每天购买食材、消耗水电气的费用约为100元,每天能有50人次就餐,就可以盈亏平衡。“待营业一个月后,我会更加精细地核算一下,然后跟镇政府协商更为合理的经营方式。”他说。
除了有热腾腾的饭菜,集体食堂还能为这些来自不同村庄的单身老人,提供交流的机会。“侄子回来过年了,鸡鸭、腊肉、香肠、鱼……我准备了不少。”“我帮你买了一副对联,晚上给你送过去。”吃饭的时候,来自水城村的徐革和四庙村的王德辉拉起家常。他们都在附近的黄桃基地务工,开办集体食堂后,两人上班一起劳动,下班一起就餐。
颜召辉介绍,为了让搬迁户增加收入,镇里在安置点周边配套建设了黄桃、油牡丹、太空莲等特色农业种植基地,让有劳动能力的搬迁户都能就近务工。
王德辉乐呵呵地说:“住上新房、吃上热饭、摘掉穷帽,要感谢党的好政策!”脸上洋溢着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