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创新公共资源交易“湖北品牌”
2019-01-30 13:39:00 来源:湖北日报
    赵康林

    凡是过去,皆为序章。时至今日,我省公共资源交易综合监管体制改革走过了一条不断前进、越走越宽的创新之路,更是到了船至中流、人到半山,而愈进愈难、不进则退的关键时期。肩负着省委省政府的期望和重托,我们必须保持志不改、道不变的坚定,将机构改革作为前进路上的“定盘星”“指南针”“加油站”,敢闯敢干、敢于斗争、敢于担当,持续推进公共资源交易“湖北模式”向“湖北品牌”转型升级,更好地服务湖北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努力塑造体制机制最优的品牌。担当公共资源交易改革的先行者,健全完善综合监管体制机制,科学区分公共资源配置职能和监管职能,厘清综合监管与行业监管的职能边界,破解公共资源交易体制弊端、制度痼疾。发挥直属机构的职能作用,认真做好公共资源交易指导协调工作,推进信用监管、在线监管、协同监管,构建多元共治、科学合理的监管体系。当好省委省政府公共资源交易的“大管家”,扎实做好专项督查、专项治理,预防公共资源配置领域腐败问题,打击规避招标等违法行为,确保管得更科学、更到位、更高效,以创新的成效推动综合监管走出湖北、走向全国。
    二、努力打造效率效益最优的亮点。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赢“三大攻坚战”,拓展公共资源交易目录,推进自然资源、经济资源、社会事业资源项目进场交易,实现资源配置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推进“互联网+公共资源交易”,完善全省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体系,推进交易支撑一云共享,全面提升全流程电子化、远程异地评标覆盖率;主动为交易提速,精简交易流程,节省交易时间,推行脱贫攻坚、民生项目容缺受理,提高交易效率效益。扩大信息公开目录清单,探索推进包括开标、评标、定标全流程的信息公开透明,增强公开实效,扩大公众监督。加强大数据分析预测预警,完善行政监督平台,提高监管效率效益。
    三、努力创造营商环境最优的高地。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公共资源交易营商环境,按照省政府“一网覆盖、一次办好”的要求,实现交易服务一网通办。推进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转变,提高制度环境软实力,坚决清理不必要的审批备案程序、不利于民营企业参与竞争的加分政策等,让企业进得来、留得住、发展好。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健全完善信用信息平台体系,营造良好的诚信环境。全面精准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和改革红利,加大减负力度,进一步降低平台服务收费、推行投标保函、推进全省CA互认,增加企业的获得感、幸福感。
    四、努力锻造能力素质最优的队伍。认真落实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体会议、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和省政府第三次全体会议精神,积极适应机构职能职责,加强自身建设,提高能力素质。培养敢字当头、敢为人先、敢于斗争的能力,敢于打破行业壁垒、地区封锁,敢于直面招投标乱象问题,推动改革再深入,创造更优的工作业绩。培养敢闯敢干、敢于担当的能力,对标行业改革的高标准,对标兄弟省份的新经验,以“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的责任感,履职尽责,担当有为,不负重托,创造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进经验,为公共资源交易改革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系湖北省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局长)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